2013年1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围绕这一论断,习近平同志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及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重视。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好传统
习近平同志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主观上可追溯到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对头,工作方法必然不对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我们时常处在矛盾包围当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学哲学能够提高驾驭矛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毛泽东同志就善于从哲学高度提升我们党的工作方法,认为我们完成任务是“过河”,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工作方法是“桥”、“船”;不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完成任务就是一句空话。他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的重要著作。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陈云同志提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终身受益。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领导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就是进行决策。要进行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自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尤其要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对所面临的社会存在作出科学判断。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给以准确定位。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意味着今天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基于“三个没有变”,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有正确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是很发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由此,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
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有准确把握。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相对不足,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是很够。这要求我们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