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导干部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3)

韩庆祥:导干部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3)

核心提示:2013年1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有正确把握。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说明哲学理论思维对领导干部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辩证唯物论,可帮助领导干部客观认识事物。辩证唯物论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二是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种观点要求我们树立求实思维,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求实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要求把吃透上情与吃透下情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进行决策,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正确认识,既把握上级的一般号召,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方向性;又从具体实际出发,克服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吃透下情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学习辩证唯物论,就要从时间、空间和条件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学习唯物辩证法,能帮助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核心观点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树立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对立。辩证思维要求在工作中掌握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抓重点带一般。这是一切工作方法的核心。二是学会从“两面”看问题,注重矛盾双方的结合式发展。要看到事物具有两面性,看到矛盾双方并注重双方的相互制约和协同发展。

学习实践认识论,有利于领导干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价值。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这些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实践思维,既注重实践,又注重实干、注重实效。这一思维要求掌握两种工作方法:一是注重营造一个能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二是注重掌握把理论变成实践的具体方法,从利益、制度、政策、结合和问责等环节提高执行力。

学习唯物史观,有助于领导干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理论:一是社会结构理论,坚持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与合力论的有机统一;二是历史过程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学习唯物史观要求树立社会结构思维与过程思维。社会结构思维,就是善于从社会结构状况出发来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事物的结构状况影响事物的发展状况;过程思维,就是既不能完全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今天正在做的事,也不能把今天必须做的事留给未来,还不能把未来才能完成的任务拿到今天来做,也就是不能犯落后于历史阶段或超越于历史阶段的错误。把社会结构思维转化为工作方法,就要把结构思维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