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地助推反腐倡廉

教育基地助推反腐倡廉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委党校发挥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作用,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教学方式,深化教学研究,着力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推廉洁城市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夯实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顺义党校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在内容设置上,与区委组织部共同研究反腐倡廉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依法行政》等作为反腐倡廉教育课程纳入培训的主要内容。课程安排上,开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党性修养”等专题讲座。二是在主体班课时规定上,处级班反腐倡廉教育课程不得少于12课时,中青班不得少于8课时,一般干部培训班不得少于4课时,保证党风廉政教育课成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严格按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对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帮助学员把握精神实质,明确责任要求,规范从政行为,争做为民、务实、廉洁的领导干部。三是在处级班和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进行专门廉政教育考试,考试成绩计入个人廉政档案。

突出党性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心理防线。培训中,突出党性和反腐倡廉教育,在强化理论武装基础上,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一是参观“悟”廉,爱岗洁身。组织学员到延安、西柏坡等现场教学点进行体验式教学,把原本相对抽象的党性教育变得生动可感。二是基地教育,筑牢防线。组织学员到北京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到区法院法庭旁听有关职务犯罪案件,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光影典范颂清风”廉政教育展览,到昌平区十三陵参观“明镜昭廉—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展”等,通过参观接受教育,使学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三是党性分析,不断反省。引导学员从个人思想实际和成长经历出发,以“我的学风、文风、作风”为主题撰写党性分析报告,认真剖析自身在党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学员论坛、班会课上进行交流,引导学员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反腐倡廉的教育效果。加大教学创新力度,综合运用专题讲授、影视教学、现场考察、研讨交流、警示教育等方法,着力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震撼力。一是重视体验式教学。每个主体班次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重点在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使党员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二是重视影像辅导。组织学员观看《信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廉政文化大讲堂》等反腐倡廉专题片,使学员加深对权力的理解,做到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三是重视警示教育。组织学员到监狱、农场分组座谈听取服刑人员现场说法,使学员在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动成果应用,深化反腐倡廉的理论研究。把反腐倡廉教学与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把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区域社会建设中去,用区委、区政府“四个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先后完成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顺义做法研究》《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思考》《官德培养与干部教育培训》等课题研究。与区纪委合作确立了《顺义建设廉洁城市研究》课题,力促科研成果进课堂、进领导决策内容、进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为全区社会科学发展,廉洁发展充分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作者系北京市顺义区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