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湖北:“教育云”,及时雨
学生不仅能接触本校教师的课件,还能听到全国各地名师的精品课程;老师人手一台电脑,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授课;学校和主管部门通过“云视讯”系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近年来,湖北部分农村地区大力建设中小学校“班班通”、试点接入国家“教育云”,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接触的知识不比城里孩子少”
湖北监利县位于江汉平原南部,记者近期先后两次前往距监利县城20分钟车程的上车湾镇初级中学。在仅有一条街道的小镇上,干净敞亮的校舍十分显眼。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车湾中学每个教室都有一套计算机和电子白板,老师多媒体授课,学生则可以通过“教育云”,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名师课件、真题等。
在八(一)班的语文课上,记者看到,孩子们盯着电子白板,专心观看一小段介绍鲁迅的视频,播放完毕,语文教师胡年姣提问:“谁能简单介绍下这段短片的主要内容?”话音刚落,几十只小手“刷”地举了起来。
在学校采访时,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回答问题条理清晰,时不时说出“鸵鸟心理”之类词汇的初二学生范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英语课能听到标准的美式发音,语文课能延伸很多知识点,我接触的知识不比城里孩子少。”14岁的范灿说。
监利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介绍,作为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从2010年至今,监利已建成2100多个“班班通”教室,基本实现全覆盖。2013年初,监利县教育局又和湖北移动荆州分公司合作,启动“同在蓝天下”工程,为监利135所学校开通“云视讯”,在“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农村中小学插上信息化“翅膀”
“班班通”和“教育云”平台让农村学校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课上,老师会展示精心搜集的视频、图片;数学课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形象的画面,枯燥的数字转化为趣味游戏;音乐课上,优美的旋律响起,快乐的音符飘荡;美术课上,七彩斑斓的图画让学生陶醉其间……
除了丰富课堂教学资料,“教育云”还让远程教学成为可能。
位于武陵山区的恩施市龙凤中学和龙马中学虽然在一个镇上,但相距足有40公里。记者采访时,正好目睹了两校之间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
龙凤中学高级教师熊维用“教育云”的“云视讯”功能开展远程同步教学。坐在龙马中学的教室里,记者看着两所学校的师生通过视频提问、答问、互动,老师自如地组织课堂,画质很好,声音清晰,像是身处同一个空间。
“学校地理学科薄弱,通过‘教育云’平台可直接利用其他学校的优质资源,同时老师还可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学帮助很大。”龙马中学校长田福军说。
据介绍,由教育部主导、湖北移动承建的“国家教育云”2012年底正式上线。目前,湖北所有地市均已开始“教育云”接入工作,并把教育水平较落后的地区纳入重点发展计划,争取2015年全省中小学网络全覆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