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欧汉龙不赞同美俄关系已完全破裂的看法。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观察美俄关系走向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重要的是,即使美国不喜欢普京的所作所为,但两国关系仍然是可以修复的”。
从欧盟来看,尽管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波兰主张对俄采取强硬政策,但英、法、德三国目前仍对俄采取谨慎立场,这种态度在欧盟也处于主导地位。
由于欧俄贸易关系,欧盟并不愿意采取与美国同样严厉的对俄制裁措施,以免伤及自身。同时,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性强,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有35%来自俄罗斯,这也是欧盟不愿与俄罗斯撕破脸皮的一个原因。
因此,俄罗斯对西方的威胁不以为然。普京4日表示,俄罗斯依然在筹备八国集团峰会,“如果伙伴们不想来就不必来”。他还指出:“那些打算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人应该慎重考虑,这将给双方带来损失。”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教授科津认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威胁和制裁的做法不会改变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鉴于外交领域的“以牙还牙”原则,如果某个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俄方也会采取应对措施。(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