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警惕银行私有化的陷阱(2)

中国应该警惕银行私有化的陷阱(2)

三、银行家是如何通过货币积聚财富的

许多世纪以来,在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货币的地位首先是交换的媒介。如果一个地区生产木材,另一地区生产羊毛,这两地之间可以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交换。但当交易变得复杂时,拥有一些在各种交易中都可以使用的、便于携带的贵重物品就显得极为重要。金银的使用最为广泛。一个不需要使用木材的商人可以用黄金购进木材,然后卖给那些需要木材的人。

渐渐地,人们发现货币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来增加。假设富人想委托别人来照看他们的黄金,当富人们想购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取一些黄金并作为货币来使用。但卖家可能并不想管理黄金。这时,买家授权某人从他的账户中扣除一些并加到卖家的账户上,这样会更方便。如果那个卖家自己想买些其它物品,他可以用文件来完成。换句话说,记账的文件逐渐成为交换手段,在不增加任何数量黄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文件指代黄金进行交易。

储存黄金的人会很高兴,因为黄金的持有者(银行)放贷时会收取利息。黄金的所有者会从利息中获利,持有者会收取一定的佣金。通常黄金本身不会被借出,交易只是以账户的形式记录下来。

然后,黄金的持有者(银行)有了一个非凡的发现:黄金几乎是不需要的。由于这一原因,银行作为黄金的持有者可以签发文件将同一笔黄金贷给多人。这当然会存在风险。如果拥有这笔黄金的人们同时来银行提取黄金,银行将无法提供。但由于这一现象的发生非常罕见,银行从众人那里收取利息,而不跟黄金的所有者分享,这样,银行作为黄金的持有者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银行家也就变得越来越富有。

以后,这成为银行经营的一项重要的业务。他们以比黄金这一货物的开采更快的速度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新增的货币增加了投资和购买力,因此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总量。当然,只有在人们信任发行者即银行能够兑现其承诺的基础上,这种货币的增加才是可能的。当人们对银行变得缺乏信心时,他们会要求兑现。特别是银行无法支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蒙受损失。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政府会根据法规要求银行存储准备金,同时对银行进行担保。

如果没有政府担保的话,银行运作将存在很大风险。不过,当政府需要比税收所得更多的货币时,政府又向银行家借钱,结果银行家变得更强大。

四、美国政府丧失对银行控制权的警示

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仍然是一个政治争论,但政府发行货币的唯一特殊情况是在美国内战期间。这场战争在美国北方并不受大众的欢迎,如果林肯从银行借贷大量货币或者大大抬高税收的话,南方各州很可能就会成功脱离美国。林肯成功地使议会授权发行了“美钞”,这种货币与银行发行的货币共同在社会上流通。

尽管“美钞”的发行一时大获成功,但在林肯遇刺以后,没有人提议政府继续发行货币。银行又牢牢掌控了货币的发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银行努力所达到的顶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银行的国家政策的结果。罗斯福总统进行了一些政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成功避免了银行的控制,但这些新政已经被终止。结果导致现在这样一种情况:用于保释银行和进行保卫全球资本主义战争的钱有数万亿,但是公共教育甚至是为饥荒者提供食物的资金却不断在削减,穷人最低限度的卫生保健也受到威胁。

在这里,我想再一次提醒的是,中国当前还没有犯下不准政府在民生方面花钱的错误。我相信,只要中国政府保持对货币发行的实际控制权,中国就能够解决它的金融问题并满足人民的需求。我只想告诫中国人民:目前美国存在着一个强有力的、受到世界绝大多数金融业专家支持的利益集团,他们希望终结中国政府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大优势,使中国的银行私有化是他们所最乐意看到的结果。我希望中国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掉入银行私有化的陷阱。

本文关键词: 银行私有化 金融问题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