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倒逼到全民合作
——访海南省三亚市市长王勇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在近年游客快速增长及旅游服务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作为旅游城市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解决好游客需求和城市负荷之间的矛盾?三亚市市长王勇代表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三亚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王勇代表: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实行问题倒逼机制,即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然后解决问题。2011年4月,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民生体验活动的通知》,要求市政府副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基层,对民生问题进行亲身体验。体验者须每周至少向市政府办公室提交一份体验报告,费用由个人自理。这一举措推出后得到各界好评,随后在全市四大机关推广。
通过连续3年的民生体验活动,三亚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了解民生疾苦,解决了大量民生诉求,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外在感受转为内在动力,有力推动了三亚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社会公众举报平台,请市民和游客帮我们查找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果问题查实,给予10元至20元不等的奖励,推进了城市管理者与市民、游客的良性互动。
记者:推进社会治理方面三亚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王勇代表: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市民的合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为企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向国家申请立法权。今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赋予三亚市地方立法权的建议》。三亚作为国内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城市快速发展,撤镇设区后成为目前全国唯一没有建制镇的地级市,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具有不少特殊性。如果有了地方立法权,将更有利于为三亚的城市和旅游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访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王宇燕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让我们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更加明确。”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王宇燕代表说。
记者:从“管理”到“治理”,济源的做法有什么特点?
王宇燕代表:济源是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市,早在2005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和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调研基地。先发优势和示范带动,形成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管理防控机制,以城市社区、镇区和边远农村为层级,城市社区化、农村城镇化、管理网格化、服务社会化的精细化管理服务,以信息化引领,呈现出由管理到治理的体制机制活力。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健全联动机制,完善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过错追究等制度,积极推广便民服务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和面对面服务,以人为本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王宇燕代表:济源市去年启动的城市视频监控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一期在全市建设监控探头760部,数据中心存储空间达到1000T,这是满足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保障等方面需要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等交通出行方式查询和出租车电召为一体的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已经建成。市民卡项目将整合利用济源现有的各类平台和资源,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建设及运营模式,覆盖全市各个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实现和公交、智能校园、养老、失业、计生等领域的个人事务办理系统的整合和对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