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科研经费“跑冒滴漏”要靠管理创新

防科研经费“跑冒滴漏”要靠管理创新

摘要: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热议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每年以超过18%的速度递增,2012年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占GDP的1.98%,2014年预计达到2.17%,成为世界第三科研投入大国。

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热议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出现的诸如年底突击花钱、个人高提成、贪污经费、浪费经费、挪用经费以及管理漏洞与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强烈的批评。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每年以超过18%的速度递增,2012年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占GDP的1.98%,2014年预计达到2.17%,成为世界第三科研投入大国。科研的高投入,也带来了科研成果的高产出。仅从科研论文来看,2012年12月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1年至2011年11月1日,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3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0年统计时上升了2位。论文共被引用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比2010年统计时提升了1位。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各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确实普遍存在。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的科研经费,60%以上用于打点、会议、个人提成等非科研开支。2010年以来,审计署在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审计或调查中,课题单位和科研人员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扩大开支范围、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制度的问题时有发生。我国每年科研投入破万亿的高投入,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管理风险。广东省科技厅正副厅长落马并形成几十名官员的窝案,也反映出当下科研经费管理的混乱。另外,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每年拿到科研经费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个人与单位业绩的一个标准。个人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荣誉甚至会有政治利益。因此,也加剧了科研人员“跑项目”的浮躁现象。也正因如此,“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迟迟难以破解。

以上这些现象,对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提出了刻不容缓的创新要求。为了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提升我国的科研水平,除了通过完善制度与机制、立法与执法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外,笔者补充以下三点建议:第一,由科研立项拨款转变为科研立项贷款。科研立项贷款就是项目立项后,由研究者根据预算向立项部门以无息贷款的形式预支研究经费,在项目完成并通过立项部门审核后,以成果的形式还贷。这样,可以改变现在的拨款制度使研究者尽量扩大预算与不合理使用经费的现象。第二,由科研经费管理转变为科研融资服务。科研融资服务是与科研立项贷款相联系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科研立项部门可以根据各项目的研究情况,提供必要的融资服务。第三,由科研立项资助转变为科研成果奖励。对于自由研究者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由研究者申报,科研立项部门评审后,根据评审结果给予奖励。实现这三个转变后,可以为科研人员创造出宽松的科研氛围,使他们潜下心来真正搞科研。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