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反腐记忆与2014廉政期许

2013反腐记忆与2014廉政期许

如果要问中共十八大以来的13个多月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变化是什么?答案恐非反腐败莫属。特别是在2013年的365个日日夜夜,以反腐败为突破口,中国特色“防虎识别区”和“苍蝇禁飞区”高效运作,取得扎实进展,赢得无限期待,对特权和腐败零容忍的主流民意空前高涨。对于这一年来的“打虎灭蝇”,境外媒体称之为20年来中国领导人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清理”行动。

最严厉的“门户清理”

2012年11月初至2013年5月底,短短半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在36篇公开讲话中13篇讲到反腐败,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指出,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既是领导人反特权、反贪腐政治决心的鲜明体现,也成为解读2013版“中国故事”的关键线索。

老虎苍蝇齐打。坚持有信必办、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党纪国法没有例外,治理腐败没有特区。从查办刘志军、薄熙来到李东升、李崇禧,从国企高管到高校要员,“选择性反腐”的论调不攻自破。中央纪委监察部利剑高悬,其官方网站进入2013年底日均曝光1名落马官员。全国检察机关2013年上半年查处的案值50万元以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同比上升31.6%,前11个月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大案占立案数80.2%。创新巡视机制和方式方法,实行中央巡视组组长、巡视地点及对象“三不固定”,并被赋权抽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强调“重大问题发现不了是失职,未如实报告是渎职”,工作重心“下沉一级”以“寻虎找蝇”,重点线索逐一核实、件件落实,一些重要“打虎”线索正是由中央巡视组发现。同时,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起到了抓早抓小、治病救人之效。

刹风肃纪互促。以八项规定为契机,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带下,以点带面,发挥了表率作用。全国上下一盘棋,改作风,治奢费,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整治“四风”,建立促使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中央纪委每到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指向性禁令成为惯例,从公款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等,把瞄准镜对准群众身边“看得见的腐败”,以“钉钉子”的精神抓细节、抓小节、抓年节,动态追踪,步步紧逼,整风不嫌事小,治乱不计钱少,惩贪不怕官小,强化底线思维、硬化公共伦理、细化勤廉标准,力图倒逼公职人员“干净干事,既勤又廉”的内生动力。从打击会所歪风到规范公务接待,从强化预算硬约束到实行“三公”经费公开,“治理+制度”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工作生活保障制度,让领导干部在“办公室内外”都有实质性监督压力。

军队地方同步。军车鸣响反腐高音喇叭,并坚定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列。建立健全军队巡视机构和巡视制度,加强军队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推进军队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对全军基本建设项目和房地产资源普查工作,体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清除一些军队害群之马,彰显“纵无特区、横无禁地”的治理高压。一年来,军队出新规、树新风,采取将官下连当兵、购买国产自主品牌公务用车等一系列具体举措,使部队在“去神秘化”中整肃军容军纪。如军车治理从清军牌、禁“豪车”到“限国产”,操作要求越来越细,制度篱笆越扎越密。

机关企业并重。党政机关“紧箍咒”越念越紧。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政府过上紧日子,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201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伊始即提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等“约法三章”,并持续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同时,部署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职能转变,向自己“开刀”,如2013年4月—9月分四批取消和下放300余项核心行政审批权力,并及时公开具体目录。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强调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均取消审批等。由此,权力寻租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审批腐败”的运作空间被收窄。同时,查办国企腐败和跨国公司“洋贿”快步紧跟。对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和中石油腐败窝案的坚决查办,以及对葛兰素史克等“洋贿”的依法打击,进一步彰显了“零容忍”的反腐立场。

党委纪委分责。进一步明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促使“两个主体”同进退、“两个责任”共担当,种好各自的“责任田”。按照中央要求,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中央纪委将四个相关业务室合并为二;取消或不再参与各类议事协调机构111个。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快步紧跟,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平均减少60%以上。在中央纪委增加2个纪检监察室的带动下,截至2013年10月底,17个地方纪委新设1—2个相关室,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进一步向办案和监督工作倾斜。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结案件数、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分别比2012年同期增长11.2%、12.7%、13.3%,印证了“聚焦中心,突出主业”的执行效果。同时,明确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约谈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和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系统清理会员卡等举措,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

网上线下联动。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主要网站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开通官方网站。从2013年9月2日至10月2日,其网络举报数量达2.48万多件,平均每天超过800件,而在此前的4月至8月每天只有300件,显示出全天候“寻虎找蝇”的网络监督威力和公众参与热度。通过网络曝光,纪检监察机关核实筛查出了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了杨达才、刘铁男等典型案件,快速回应了社会关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