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失去的十年(2004-2014)(3)

乌克兰:失去的十年(2004-2014)(3)

经济失控

“橙色革命”的导火索主要是乌克兰普通民众心中多年酝酿起来的追求政治民主和更多公民自由的政治诉求,这次基辅的街头革命却完全不同,和“阿拉伯之春”一样,贫穷和贪污腐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制造了这次革命的土壤。

橙色政权的头两年延续了库奇马时代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内斗不断,在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上无所作为。2009年乌克兰GDP下滑达到创纪录的15%,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失业率不断攀升,成为独联体受冲击最为严重的国家。为避免金融体系崩溃,尤先科不得不以苛刻条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举债,乌克兰也从独联体金融信誉最高国家跌落为最低。亚努科维奇上台后,乌克兰的经济仍然处在危险境地:政府预算赤字常年在8%~10%,外债占到了GDP的70%,公共债务也占到了GDP的40%;外汇储备接近衰竭,一直被认为是独联体最稳定的货币格里芬在大幅贬值后被迫与美元脱钩,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将其降到了和希腊一样的级别;政府目前只能通过市场上的短期贷款维持运转,俄罗斯停止购买乌克兰政府债务后,乌克兰财政更是陷入极度困难,部分公务员的工资已经停发;经济一直未从危机中复苏,近些年GDP增幅基本为零,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通货膨胀率连续几年达到13%,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作为曾经的前苏联第二大经济体,乌克兰现在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之前排名第三的哈萨克斯坦,更与自己的东欧邻国形成了天壤之别。这种巨大的反差通过前往欧盟打工的乌克兰人传导到国内,更加剧了老百姓的失望和不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两次革命和十年内斗并未伤害到乌克兰经济的基本面,大多数企业能够正常运行,银企关系也保持稳定。因此,只要乌克兰政治能保持基本的稳定和效率,未来经济脱困并非十分艰难。根据俄罗斯专家的测算,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后,每年在能源领域就将节省80亿美元,在化学工业、金融冶炼等领域的GDP将增加50亿美元,GDP增幅将达到6.5%。据欧洲委员会专家的测算,乌克兰加入欧盟后将取消超过98%的关税,从而极大促进乌对欧的出口,仅此一项就能使乌克兰的GDP增长5%。因此,同时扎实推进与俄欧双方的经济合作,用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冲淡政治纷争,这应该是乌克兰未来对外经济一体化道路上最适宜的选择。换句话说,让经济的回归经济。短期则仍然要靠外部援助来获得较为充裕的流动性。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稳健有力的中央政权,特别是要确保对外部援助进行有效的二次分配,而非中饱私囊。否则再多援助也只是打到了乌克兰政府的账户上,而到不了老百姓的口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