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形势下更需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2)

北京:新形势下更需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2)

应当看到,焦裕禄精神与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高度契合。第二批活动单位的一大特点,是直接面向群众,更贴近基层一线。群众的要求更加具体,期望也更高,活动举措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切身感受最直接,这就要求第二批活动更务实、更接地气。但怎么做,往哪儿改?归根结底就一条,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党、对待组织、对待群众,这是做一名优秀基层干部最鲜明也最具象的行为标准。焦裕禄精神历经时代变迁仍在为人传颂,就在于其不仅是一种精神向导,更是一种工作方法。照着这种方法做,就能够真正解决基层的问题,就能与群众贴得更近,而这也正是焦裕禄精神最为可贵的时代价值。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工作的环境和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如何更好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一方面,基层工作的内容更加复杂,大量的地方建设、招商引资任务正在挤压很多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凝聚共识的难度在加大。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聚民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我们的基层党员干部像焦裕禄同志一样,“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努力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基层组织无疑是重点,也是难点。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落实到田间地头;群众的愿望诉求,也要靠基层干部带到工作案头。对广大群众来说,基层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参照系,一个好干部可以照亮一大片,一匹害群之马同样可以抹黑一大片。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干部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我们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3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900多万党员参与其中,进一步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意义重大。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也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样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党最为深厚的政治资源。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有必要在焦裕禄这面镜子前好好照一照、问一问:我们的决策对群众负责了吗?人民群众在我心头到底有多重?回答好这些问题,方能担负起国家的重任,肩负起人民的重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