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 提高六个意识

践行群众路线 提高六个意识

加快推进18个国省道“烂路”路面改造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清远市公路局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纠正“四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清远市公路局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纠正“四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公路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旭东在群众路线教育学习辅导会时说,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按照上级的“规定动作”和提高六个意识的“自选动作”,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今后公路的发展增强内功,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提高民生意识,消灭市域国省道“烂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快推进列入清远市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的18个国省道“烂路”路面改造项目,改造总里程262公里,投资估算12.5亿元。为尽快启动和全面推进国省道“烂路”改造,落实责任,确保实现省政府“2015年全国公路检查排名不倒退”和市政府“2014年基本消灭市域国省道"烂路"”的目标要求,市公路局对18个国省道“烂路”路面改造项目基本情况及项目负责人向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养路意识,推行养护责任公示制度。为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市公路局将2014年定位为清远公路养护质量提升年。对清远市域内21条(41段)、总里程1607.131公里的国省道公路养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向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制订出台清远《公路养护责任奖惩办法》,将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严格检查考核制度,养护质量和养护经费挂钩。

提高大局意识,积极做好道路移交接养。贯彻落实省取消收费经营性项目清连二级公路的移交接管有关工作的文件精神,尽快签订移交接养(代养)协议书。加快路面改造项目及危桥维修加固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公路沿线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先对8座四类实施加固改造,对38座三类危桥及破损严重路段进行维修,待清连二级公路调整升级为普通国道后,争取中央和省补助后再行实施全线路面改造。

贯彻执行市政府将市交通建设开发公司的公路管养职能划归市公路局的决策部署,做好市区中心区域道路管养工作,加强公路管理,充实养护队伍,提高机械化养护程度,着力提高中心区域道路管理水平、养护质量及通行能力,确保实现市政府工作部署的预期目标。

提高稳定意识,着力推进公路体制改革。贯彻实施清远市直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意见和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7月底前完成设计院、质检站及应急抢险中心等3个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以及后续发展问题,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力争通过改革实现行业的更好发展。

加强经常性、预防性养护,消除“重建轻养”观念,以路面养护为中心,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水平。打破“大锅饭”体制,推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机制,制订公路养护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养护定性考核和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公路人的聪明才智,通过考核激发公路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开创公路创新能力新局面。

提高廉洁意识,切实加快转变工作作风。要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狠抓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公务车管理,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规模,逐步公开政务接待经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从制度上防止滋生腐败。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使用及工程招投标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减少权力寻租空间,防止贪腐现象发生。

提高文化意识,推动公路行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树立“反腐也是改革,廉政亦为发展”的意识。建设公路廉政文化长廊(室),有效传播公路廉政文化,通过开展廉政文化促进公路文化建设。按照公路文化建设启动年的部署,突出做好各县(区、市)公路局及基层养护所养护一线工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切实开展十佳“最美养路工”和“先进人物”评选活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