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商界精英建言“中国制造” (2)

摘要:“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日前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的中外政商界精英认为,出路是依靠创新驱动,推行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品牌的企业。

智能和绿色制造引领未来

智能制造是西门子公司指出的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未来之路。这家全球制造业领军企业在提交的《发展智能制造,促进绿色增长》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企业应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以提升在整个价值链中的灵活性,发展数字化企业,用智能化的制造理念来提高生产力和资源效率。

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认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是从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价值链要向高端延伸。“机器人技术、电动汽车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是通向高端突破口。”

制造业是能耗大户,消耗了全球42%的能源。提高能效成为粗放式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关键。西门子报告认为,绿色增长是制造业的前提。利用能源回收、闭环制造、资源回收技术,使用电气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设计节能增效方案等措施可以实现绿色增长。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公司发表报告建议,从电力、热力的生产环节入手提高工业能效。“提高工业能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前景的途径。”该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经理张经鹏说。

2

(图片:第十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3月6日开幕。一名工作人员在演示可移动搬运机器人。)

创造条件提升国际竞争力

力拓集团过去4年增加了中国设备采购量。“因为中国设备的专业化和精密度提升了,成本效益也有优势。”首席执行官山姆·威尔士看好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国际竞争力。

柳传志回顾了联想集团成功并购IBM公司PC业务的案例,以此说明企业“走出去”在国际上历练更能“强壮筋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