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强:反腐败任务的完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0)

第五,存在侥幸心理。这是一个正厅局级的干部,这个案子是我办的。我说你的长项是什么?他说是党建。最后他出问题了。我就跟他讲,你觉得反腐败怎么抓?他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说教育很重要。我说教育真的管用吗?他说管用。那怎么教育就管用了?他回答说警示教育管用。他说有一个老领导判刑了,进去了,他去看这个老领导,这个老领导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忏悔,给他吓的半死,吓坏了。回去以后退了好几百万,收的钱就退了。过了一年又觉得没有什么事,然后自己又开始收,收了4000多万。所以同志们,通过他这个事我们看出来警钟长鸣是有用的。为什么他一瞅没事又收了,他有侥幸心理。我们来研究一下侥幸心理是个什么东西,侥幸心理是认为自己干了坏事可以逃避惩罚的一种心态。侥幸心理有什么表现?我总结归纳了一下,侥幸心理有六大表现。第一,发现不了。我做这个案子特别诡秘,别人发现不了。万一要发现了,我让你查不清楚,他觉得又给自己保护了一下。万一你要快查清楚了,我走了,我让你抓不着我,他又侥幸了一次。万一要抓住了,打死我,我也不交代,我让你审不下来,最后让你定不了,因为我作案是打着法律擦边球做的,我让你认定不了我犯罪。最后我还有一帮朋友,像捞饺子似的,给我从监狱捞出来。他老有退步,一步一步往后退,他的侥幸心理从头到尾连续不断。侥幸心理我发现有这六大表现。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存在侥幸心理?因为它太普遍了,在职务犯罪当中,侥幸心理几乎都有。它不像普通刑事案件,普通刑事案件有的没有侥幸心理,我愿意你发现,最典型的就是杀人者,我得让你知道才显得咱爷们。而且咱们也出现过派出所来个人,拿着一个人头,用包袱皮包着,然后“啪”往桌子上一放,这个脑袋是我剁的,那都是普通刑事案件,他没有侥幸心理。但是职务犯罪都有侥幸心理,一般犯罪的黑数很大,不易统计出来,那儿有个死尸,谁家被盗了,肯定报案,一报案就统计出来了。但是职务犯罪,你说谁受贿了,谁贪污了,不知道,且发现不了。还有就是查处难度大。另外还有一点我们特别要注意,侥幸心理还有一种什么情况?我们的行政管理这些年来有问题。什么问题?一阵一阵的,需要抓什么就抓什么。比如说要开“两会”了,就加大对社会面的控制,一些卖淫嫖娼的就收摊了,就不干了。比如说我们检查卫生,提前就通知下去,修皮鞋的、捡破烂的、修自行车的明天别出来了,明天检查卫生,查完了后天再出来。我们就是这么管理。这个东西一管挺有效,成绩也很大,你要老这么管的话,民众会产生一个心理,政治意识特别强,他会看点,你怎么这个时候还卖淫嫖娼,你不找死嘛,也不看看点,他不是看法。这就是侥幸心理。我们这种抓工作的方法,也导致民众有很多侥幸心理。所以最后就生活在这么一个侥幸心理很普遍的社会环境当中。这个是我们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的,要按照法办事,法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办,从根本长去除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在职务犯罪上有什么表现?就像这位县委书记说的,反腐败就是隔墙扔砖头,砸了谁算谁倒霉。什么意思?反腐败概率不高,隔墙扔砖头,他哪儿知道墙那边人站在哪儿,扔砖头不是瞎扔嘛,砸中的机率很低。这是一种侥幸心理的表现。同志们,如果谁要有侥幸心理,跟您流露出这种思想,您得做做思想工作,咱们不能有侥幸心理。    

第六,文武抗法。或者玩文的,软磨硬泡,或者是直接动手。执法人员的角度来说,暴力执法是不对的,这也是法制观念不强造成的。从民众的角度说,一些人不把法律当回事,不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说自己的诉求。我们看网络的一个统计,交警九次执法当中,警察一共敬了185次礼,执一次法要敬礼20次,你看多文明。结果六次成功,三次失败。你说我们的执法代价有多大,咱们法律意识高一点,何苦要敬九次礼。这种情况说明法制观念不强。

我们的法制状况怎样?就像中央政法委书记说的,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执行,我们的法制观念不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党员同志要知道现在是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治理国家。因此我们一定要跟上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公民和党员一定要遵守党纪国法,把党纪国法捧得高高的,放的高高的,为政不贪,利剑高悬。你要想心安,心里踏踏实实的,首先要清廉,从清廉开始。要不然真的是提心吊胆。这是我切身的感受,要想心安,清廉使然。什么是幸福?小时候的幸福是想得到一样东西,中年的幸福是实现一个目标。老人的幸福是什么?就是一个心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那不是好日子。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