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就能找到党代表
自己在东莞工作,孩子在东莞上不了学,返乡上学又担心无人管教,对于一名13岁女孩的母亲来说,这块难解的“心病”压在黄女士心中多年,直到2012年东莞市望牛墩全镇23个党代表工作室的全体驻室党代表全数沉入该镇广场接访时,她才得以将这个问题零距离地向镇党委书记黄庆辉反映。
被当地干部描述为“摆摊”的党代表接访,始于2012年5月26日。黄女士说,她过去也想找党委、政府反映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问题,但“没有熟人,找不到门路”。
将集中接待党员群众来访搬到室外人流密集场所,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的做法,望牛墩在东莞镇街中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这只是东莞党代表工作室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
为了方便群众找到党代表,东莞进行了很多细致入微的制度设计。比如,党代表工作室选址一般都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地方,且挂有统一标识,群众很容易找到。时间上,党代表工作室每周定期开放一次,每次两小时左右,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
“工作日群众要上班。安排在非工作时间接访,占用了党代表的休息时间却方便了群众。”东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欧阳贵有说。
此外,有些同志担心在接访中会遇到很多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难题,处理得不好反而会让群众失望。不过黄庆辉力排众议,他认为群众不到非常困难的地步是不会找政府反映的,虽然党代表工作室就在文化广场旁边,但室内接访在亲和力方面远比不上广场“摆摊”。
过去,由于缺乏联系群众的常设平台,党代表履职容易出现“五年一次会、开会三两天、会后散一边”的情况,群众遇到问题想找党代表反映有时找不到人。
针对那些很“宅”的市民,东莞开通了网络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可登录网络查看网民提交的登记表,并依照有关程序受理来访,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党代表工作室打通了党员联系群众、密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很多群众感慨地说:“一出门就能找到党代表,遇到问题不会像以前那样摸不清门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