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无欲则刚,不阿则正。如果企业老总和地方官员没有攀结高层权力的小算盘,又何必纠结,更是谈何恐惧?权力的魅影闪烁其中,私相授受的灰色地带,或正是制造“北京来电”烦恼的土壤所在。
所谓“010恐惧症”,对于企业老总和地方官员而言,无非是这样的心态:各种各样真假莫辩的打着部委旗号的活动邀约,不参加吧,要么害怕拒绝触怒领导,要么害怕失去与高层亲近的机会;参加吧,有些活动是狐假虎威,是在打着部委的旗号招摇撞骗。所谓“010恐惧症”,更像是面对鸡肋时的纠结。
“北京来电”,假的并不可怕,怕的是亦真亦假。在权力清单尚不悉数明确,在权力行为尚未完全关进笼子之前,难免有些人、有些机构打着部委的旗号挣外快。恐惧“北京来电”,投射出来的,正是不羁的权力魅影在作祟。
长期以来,权力不断衍生出各种机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公司实体,很多都有说不清的关系、道不明的背景。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权力机构“以权谋利”泛滥。就拿评比项目来说,去年9月国务院一次叫停76项评比表彰活动,而云南某市一年接待上级检查评比达四百多次。评比如此,编年鉴、办培训、卖纪念币等更是层出不穷、名目繁多。可以说,“真权力”寻租,“假权力”乱真,成了骚扰电话滋生的温床。
这让人想起狐假虎威的故事,狐狸的狡猾令人生厌,但是老虎的威风却不能不让人心存忌惮。换句话说,人们恐惧的不是“狐狸”的电话骚扰,而是“老虎”的权力魅影。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一些部门权力资源过于集中,企业的生死存亡,干部的宦海浮沉,莫不与之息息相关,这让接电话者心存忌惮;另一方面,权力运行存在失范逾矩的情况,更为以假乱真创造了心理基础。一言以蔽之,就是权力太集中、运行欠规范,才为打着权力旗号的诈骗行为洞开方便之门。
因此,严惩行骗者固然是当务之急,但规范权力才是治本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010恐惧症”的背后,其实是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大课题。简政放权,简的是权力、定的是边界、立的是法度,不仅要打破权力资源不合理的向上集中,而且要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试想,如果能更多地向地方放权、向社会放权,那么即便骚扰电话打着权力旗号,在资源垄断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又怎能借题发挥?如果确保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都在法治轨道上,那么即便北京来电声称背景深厚,在“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下岂用担心打击报复。
另外,规范社会秩序,需要各级政府和执法机关发挥监管和执法的综合效能,也需要地方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要克服“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敢于对“010来电”之类的不良现象直接说“不”,以遏制其滋生蔓延的势头。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