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进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海南:推进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继承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国纷纷借助传播、公关和媒体等手段,加强与国外公众的双向交流,获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民心民意,树立良好形象,提升软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博鳌亚洲论坛作为区域内最著名的经济论坛和最重要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平台,为各参与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舞台。

博鳌亚洲论坛在公共外交方面的独特作用

年会着力打造各方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平台。公共外交是政府与公众双向交流的过程,因而搭建平等的对话交流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博鳌亚洲论坛本着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外国政要、企业家和普通代表打造了一个能够在同一平台上交流与互动的场所;比如安排中外国家领导人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论坛的讨论。2013年年会首次增设了非洲、拉美和欧洲议题的交流与讨论,赞比亚总统、芬兰总统、秘鲁总统和墨西哥总统分别参加相关讨论和互动交流。2014年年会继续设置欧盟、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分论坛。论坛增设互动交流的这一做法既创新了办会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平等对话的宗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在论坛年会期间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在2013年年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就当前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和精辟论述,对实现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阐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理念;与外国政要和嘉宾会晤,与32位中外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互动。这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彰显了博鳌亚洲论坛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境外媒体对于中国利用博鳌论坛开展公共外交活动不仅给予积极评价和充分认可,而且还予以乐观的预期。

相关参与国利用论坛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每年论坛年会期间,与会的各国领导人也都会借机对本国发展理念和政策进行阐述和推介,开展公共外交的例子比比皆是。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出席2011年年会期间,就为俄罗斯的远东发展战略做详尽阐述,为俄罗斯远东与亚太地区的交流和发展寻求合作机会。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卸任后第二年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并在主题晚餐会上发表演讲,阐述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和主张,也表达希望和中国及亚洲国家加强合作的意愿。博鳌亚洲论坛作为地区内最重要的经济论坛,区域内国家和域外国家领导人都会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阐述自身发展理念,表达合作意愿,争取亚洲国家民众支持,这就是开展公共外交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博鳌论坛初涉政治安全议题,从纯经济论坛逐渐向复合型论坛转型。世界经济论坛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国际会议组织要想获得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必须突破纯经济领域议题,增设关于世界性及地区范围内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话题。2013年年会首次增设了“粮食安全”等议题,为论坛“由经及政”、“由政及安”,为亚洲政治安全问题提供“博鳌解决方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4年年会议题中,又增设“南海:共赢与合作的创新思路”、“新型大国关系”等政治、安全领域的闭门会议。可以预见,随着亚洲地区政治安全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公共外交平台在商讨解决政治安全问题,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将能够积极作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