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推动构建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
这种新型国际关系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追求各国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为此,中国国际战略从四个方面展开:
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与美国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要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推进务实合作,加强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确保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与俄罗斯互相视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把两国关系都放到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优先地位,把双方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实际成果。与欧盟着眼历史变革趋势,抓住发展机遇,以《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牵引、第二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为指南,共同努力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具全球影响力。与印度沿着快速发展上升通道,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共同发展,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新台阶。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通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框架积极推进友好合作关系。由此,中国与各大国的关系更趋多维平衡而且充满活力。
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理念,而且中国要率先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努力使周边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成为可靠战略依托。未来5-10年,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着力巩固扩大社会民意基础,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坚持正确义利观,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针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那些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对方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对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四字箴言,特别强调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对拉美,宣布将面向加勒比友好国家设立优惠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表达了帮助中美洲有关国家发展的诚意;对叙利亚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明确提出多条建议,彰显中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积极负责的建设性大国作用。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将继续着眼本国人民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按照责任、权利、能力相一致的原则,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将继续建设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争取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发展事业,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这些战略部署及其推进,把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公众等方面的外交相互结合、相互调动、相互借助、相互支撑,形成系统运筹、整体推进的宏大态势,使中国国际战略布局和实践呈现更具全球性、更具前瞻性、更具主动性的突出特点。
四、不断强化战略思维和创新体制保障
为了确保战略部署和战略举措顺利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统筹这两个大局,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中国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全面深化与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进一步深入交织,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将在更高水平、更多方位、更深层次展开,相互在战略认知、政策调适和国际规则制定等层面的互动将变得更加复杂,博弈将更趋激烈,磨合适应的难度可能增大,碰撞和冲突的几率将明显增多,新事态和新挑战可能层出不穷,加强危机管控、突破战略困境、重塑外部环境日显紧迫。
这就要求从顶层设计角度,总揽全局,观大势、谋大事,规划中长期国际战略,搞好策略运筹。具体实践要立体思维、立体操作,内外兼顾、通盘筹划、统一指挥、统筹实施,因时而变、积极而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涉外各部门要牢固强化一盘棋意识,既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配合集中调度,保障中央对对外工作的领导、决策、管理、处置等各项功能顺利实施,确保中央对外战略意图的实现。为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将相应进一步得到大幅加强,党中央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相应大幅强化。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高祖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