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加压:
媒体监督+督查暗访
3月19日起,乐业在县电视台每周三的《乐业新闻》中,开设“我有话向书记县长说”专栏,征求群众在农业、旅游、教育、卫生、安全以及领导干部“四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把栏目开设好,县电视台记者每天兵分几路,深入基层,收集不同声音,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乐业还建立起“意见建议收集、拟办、批转、督办、反馈”等一套常态化、制度化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以及“一把手”负责制、工作首办制,并要求各部门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全程跟踪落实群众诉求办理情况。
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百色还将已征求到的4大类32项重点突出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和整改要求,并公示在当天党报上,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针对个别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从3月11日起,乐业8个督查组采取不事先打招呼、临时集中点名、电话核实下队情况、查阅请假条等方式,分别对全县8个乡镇进行督查,并在全县范围内对48名缺岗干部进行通报批评。
德保县推行住夜值勤制度,明确要求乡镇干部工作日全周住夜值勤,每周5个工作日在乡镇住宿至少达到4个夜晚,每夜至少有2名领导班子成员带班等,还把住夜值勤工作列入乡镇工作绩效考核范畴,与干部调整使用和各类先进评比挂钩,有效遏制了党员干部的“走读”现象。
问题导向:
各个击破+建章立制
教育实践活动中,百色坚持“群众出题-干部整改-群众打分”工作思路,能改的马上改、能做的立刻做。
百色市按照要求,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进一步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精简会议文件简报、规范检查评比达标表彰创建活动、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等规定和“三项”清理,确保“顽疾”得到整治。
根据群众反映公安机关对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打击不力问题,百色集中行动35次,出动警力1200人次,清查美容美发室、桑拿中心、歌舞娱乐、文化市场和经营摊点等。
右江区针对百色城区市民反映强烈的“入学难”问题,从今年起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程、职业教育提质工程、学前教育扩容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到2017年实现总投入7.24亿元,新建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13所,改扩建学校一批,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
田阳县在全市率先启用公务用车GPS定位监管系统,预防和杜绝公车私用;安排1.168万个岗位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发放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555万元,扶持185名创业带头人;把906套廉租房分批租给农民工。
4个多月来,农村医保方面,百色的医保信息区、市、县、乡、社区(村)五级联网“一卡通”系统已经着手建设,基层群众就医报销难问题不久就能解决。
创新服务:
农事升级+完善审批
“农事村办”是百色服务基层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百色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在推进服务标准化、程序简约化、服务优质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农事村办”升级版。平果整合各乡镇“一办三中心”和“农事村办”等服务窗口资源,开设“农事直通车”服务窗口,设置“农事直通车事项办理流程表”,即通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事项办理流程列表,让到访群众、农民工对各项涉及“三农”事项的流程、所需材料一目了然。窗口安排专人轮流值班,为来访群众、农民工提供服务引导、政策咨询、创业指导、信息交流等,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可以办好相关事宜。
今年,百色市还取消了90项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深化了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国土资源部门推行“审管分离”改革,由原来的接待型变成审批型,实现一站式审批有效破解了国土资源审批慢、办证难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