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母赏梨花”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

【案例】“背母赏梨花”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

【美丽中国】

【事件介绍】

 

男子“背母赏梨花”蹿红网络引网友纷纷赞誉

目前,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河北省邯郸魏县万亩梨园景区到处都是赏花人群。近日,有一位男子背着老母亲在梨园徒步赏花,被人摄入镜头传至网络,“孝男背母赏梨花”随即成了网络热图。如此温暖人心的画面,引来网友纷纷赞誉。经过多方查寻,4月9日,记者了解到,画面中的男子是邯郸市一名公务员。

3月30日,时值周末,在魏县梨园,一名中年男子背着母亲徒步赏花,被网友拍下并传到网上,一时间“孝男背母赏花”成了网络热图,很多网友在赞誉的同时,纷纷打听“孝男”是何方人士,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不会是作秀吧?为什么不坐轮椅呢?”

随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了寻找“孝男”的队伍。近日,“孝男”的真实身份终于揭晓。邯郸市一位市民王先生联系媒体称,“孝男”是他的同事,姓姬,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姬哥”。据王先生介绍,是单位里的同事辨认出来的。

据了解,“姬哥”今年44岁,他母亲71岁了,去年因脑梗导致部分身体功能受限。因为工作任务繁重,他总是在周末回魏县老家看望父母,而且经常给老人洗脚、做饭。王先生告诉记者,确认了“姬哥”的身份后,大家热心联系媒体,希望他能接受采访,没想到“姬哥”并不愿意接受采访,一再表示那个“孝男”不是他。

经过单位同事再三劝说,“姬哥”同意说一说事情经过。他说,3月30日是周末,他便想在梨花盛开的时候,回趟魏县老家,带母亲去赏花散散心。由于轮椅装不进汽车,所以他们去梨园的时候没带轮椅。考虑到梨园里道路不太平坦而且狭窄,再加上人比较多,就这样,“姬哥”便背起母亲赏花。“我背着母亲走一阵、歇一阵,看遍了梨花,就是想让老人高兴高兴”。最后,“姬哥”说了这样一句话:“孝敬老人不能等。我这样做,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只是为了问心无愧。我们单位的很多同事做的比我要好得多,我真的不值一提。”

“背母赏花”是精神赡养的范本

“背母赏花”之所以在网络走红,令众网友感动,源于这样温暖人心的画面,比盛开的梨花更加美丽,也更加难得。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存压力增大,人的孝心或被深藏,或被挤压,以至于,给父母打电话也只有在节日才记起,而“常回家看看”都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子女勤奋工作,自食其力,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就是一种行孝方式。许多子女选择背井离乡,在外地打拼,让父母在老家“空巢”。然而,据报道,“背母赏花”的这位公务员尽管税收管理任务繁重,但他总是在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而且经常给老人洗脚、做饭,陪老人出去散心更是再平常不过。可见,不管工作再忙,生活压力再大,也总有向父母尽孝的机会。

诚然,社会上的关爱能让老人倍感幸福,但老人们最需要的还是儿女的亲情呵护,而亲情呵护不仅仅表现在对父母的物质生活保障上。老人们由于年龄、身体的原因,出门少,接触人也不多,由于长期感到寂寞又不能排解,不少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每逢节假日,老人们尤其感到孤独和无助。

可见,除了物质保障之外,老人更需要“精神赡养”。而公务员“背母赏花”,就是精神赡养的一个范本。每一种行孝方式都值得尊重和倡导,那么,就让人们选择自己最喜欢又力所能及的方式,去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吧。比如,平时儿女工作忙,老人可以理解,只有在节假日时,老人就盼望孩子回家团聚。陪老人聊聊天,出门转转,这些都能让老人们心情舒畅,排解孤独寂寞。所以,在节假日,除了要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之外,儿女更要“常回家看看”,因为这才是送给老人们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最想要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