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保障房】世界各国多管齐下解决住房难题(北美篇)

摘要:为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我国公租房、廉租房项目自今年以来并轨运行。其实,无论公租房、廉租房还是福利购房,世界各国一直尝试多管齐下解决住房难题。

新式社区,美国公共住房项目注重可持续性

经历了二战后的建设高峰后,美国保障房(也称公共住房)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大规模改造和重建阶段,主要目标是将贫困人群集中的公共住房改造为高低收入者混合居住的新式社区,实现公共住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

在美国,公共住房是指政府为低收入者、老年人和残疾人建造和维护、收取低额租金并由政府管理的住房。在联邦层面,公共住房建设和管理主要由住房和城市发展部负责;地方上则设有公共住房局负责管理本地区具体住房事务。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向公共住房局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公共住房项目规划、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专业指导。

上世纪50至70年代,为解决战后移民大量涌入而产生的住房短缺问题,美国迎来公共住房建设高峰。多年来,美国公共住房解决了大量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居住在公共住房中的居民大多是极度贫穷的失业者或半失业者,主要依靠政府救济为生,很多公共住房都沦为贫民窟。同时,极端贫穷家庭过度集中也导致社会治安恶化,暴力犯罪和贩毒活动猖獗。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公共住房进行大规模改造,以实现公共住房社区的全面复兴。“希望六号计划”是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改造公共住房的重要方案,通过拆毁荒废的公共住房,代之以设计新颖、低密度和高质量的社区住房,通过提供较好的社区和支持性服务,吸引较高收入居民入住,从而形成一个种族多样、高低收入者混合居住的新式社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