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朴秀汉还提及出事船舶的寿命问题。他表示,船舶的使用寿命一般是20年左右。“岁月”号在日本服役18年之久,2012年被韩国船务公司收购,改装后继续使用,被强行延长了使用寿命。据韩国媒体报道,“岁月”号客轮2009年底和2011年初曾因发动机故障导致晚点及返航。但此后,该客轮并未经过彻底检修。
漏洞五:乘客安全教育缺失
这艘失事客轮上搭载的大部分乘客是学生。在许多国家,乘客登船之前都得接受安全教育,如若拒绝将被勒令下船。而一位学生在事故发生时拍摄的船内画面显示,当船内广播说船只可能有危险时,学生们丝毫没有危险意识,还在漫不经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事发后,学校在安全教育上的缺失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专家提示,旅客上船后首先要注意观察船上的提示标志,了解船上救生衣的存放位置,并学会救生衣的穿着方法,还要熟悉船上的逃生路线。
漏洞六:危机响应和救援机制不完善
“岁月”号16日8时58分发出求救信号,两三个小时后才完全倾覆。尽管救援人员9时30分前后就赶到现场施救,但仍有大半乘客遇难或失踪。
韩国专家认为,救援指挥人员对事故严重性存在误判,刚开始可能仅判断为船只搁浅。而且,救援力量最初对船只及乘员情况缺乏了解,在救援行动刚刚展开的“黄金期”,海警可能并不知道船内还有大批乘客,也未考虑到船体快速下沉这个因素。
此外,一些韩国媒体批评,政府部门和相关救援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以致获救人员信息统计和发布出现重大失误。事发当天下午,负责救灾工作的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说,船上人员有368人获救。但一个小时后,这一部门又把获救人数更改为180人。
一名韩国政府安全行政部官员透露,韩国目前有大约2400名公务人员从事与灾难、应急相关的工作,但其中多数人没有接受过预防、应对“岁月”号沉没这类大型灾难的培训。(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