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提高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解决自媒体时代的“本领恐慌”

重庆:提高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解决自媒体时代的“本领恐慌”

在新的舆论斗争形势下,党政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事关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简单地说,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主要指领导干部在跟踪和研判媒介信息,利用媒体主动及时科学地发布信息,从而有效与民众沟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媒介素养,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刻认识当前传播形势、全面更新宣传工作观念,是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前提

今天,我们面对着复杂而严峻的舆论形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媒介从一个特殊经济部门,转变为一种全民适用的分享工具,传播进入了所谓的“自媒体时代”。其鲜明特征是: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采集和发布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机,人人都是“通讯社”、“直播车”,采访和报道新闻已不再是记者的专利。相应的,新闻传播在经历“我说你听”、“我们说,你们听”两阶段后,发展到“人人都在说,人人都在听”的新阶段。微博、微信、博客、网络帖文、跟帖等表达渠道的简便性、即时性、交互性、隐匿性等特点,几乎使任何社会事件都无秘可隐,个人意见表达呈现高度自由状态,一时众声喧哗,谣言四起,真假难辨。

正是基于对传播形势变化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斗争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他又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如何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度量”,是我们面对的一大考验。

宣传工作的形势与工作重心变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的观念,却没有与时俱进。主要表现:一是不掌握受众需求,仍自说自话地作灌输式宣传,由此形成的官方舆论场与广大网友发声形成的网上舆论场,呈现巨大反差,“看电视形势大好,一上网心情沉重”。二是不了解危机传播规律与应对技巧,出现突发事件时,仍习惯于“封堵瞒压”,被网民曝光后,又跟在后面圆谎解释,搞得形象糟糕,威信尽失。三是不懂与媒体打交道的技巧,有的官腔十足、套话连篇、面目可憎,有的雷语频出、被媒体围剿,有的干脆恐惧和躲避媒体。更多的官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七不知”:不知谁来说、不知对谁说、不知何时说、不知在哪儿说、不知说什么、不知怎么说、不知说多少。

深入了解网络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掌握必要危机传播知识,是提高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

当下,引人关注的新闻,往往都是先由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在微博、网帖报料,再经网络转载后引发社会“围观”。这启示我们,要做好日常宣传工作,必须抓好三点:第一,要高度重视新闻源问题。你不主动给网络媒体“喂料”,它就会由其它途径获得,当然其真实性及价值取向,也不再是你可控制的了。第二,时效很重要。突发事件发生40分钟内你不发布消息,网上、微博、微信上会出现谣言;4小时你不发布,则谣言四起,难以收拾。所以,时效就是制高点,就是先机。第三,要统筹手中媒体资源。做到报为网用、报网互用、报网联动,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联合发声,使传播效能最大化。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