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生活有挫折 梦想不凋谢

刘岩:生活有挫折 梦想不凋谢

摘要:我正在努力从舞者变为研究者,以后争取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现在先做到合格。我有这样的心态:跟老教授们比起来,我的教学经验,我的学识,我的见识,这些都差好大的距离,我要想,如何把看似自己的劣势变成最大的优势——大部分搞理论研究的学者,没有实践,没有感性认识,而我知道。但如何以语言的方式,以更有说服力的哲学思考的方式讲出来,我还差太多。

五年前,她在奥运会开幕式彩排的舞台上不幸摔伤致瘫 五年后,她正努力从舞者变为研究者———

5年前的7月27日,刘岩的人生遭遇一个残忍的急转弯。

2008年的那一天,正在彩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独舞《丝路》的刘岩,不可能预想到,长绸搭在手上那一回头,会是她这辈子最后一个站立的舞蹈动作。意外就在下一秒发生,她跌下车台,脊椎损伤,第十二胸椎以下瘫痪。

此前,青年舞蹈家刘岩因超强的腰背肌和“控腿”绝活儿,在圈内获绰号——“刘一腿”。她曾经获奖无数:荷花杯、桃李杯、“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以及诸多舞蹈大赛和艺术节的金奖。

断翅的蝴蝶,展现给人们的依然是美丽。

这些年,时常能在电视中见到她,无论是当舞蹈节目的评委,还是参与一些访谈类的专题,轮椅上的她美丽挺拔,笑靥如花;时常会见到她的新闻:当老师了,博考过了,热心公益,设立了专项基金,帮助一百多名孤残儿童感受舞蹈艺术……前不久她戴上博士帽喜极而泣的新闻照片再次进入人们视线。

“生活总有挫折,梦想不会凋谢”,这句话是她和基金会的同事们去聋儿康复中心时,她送给孩子们的鼓励。“我想让他们知道,艺术也许可以成为他们的梦想,而当一个人拥有梦想的时候,他的生活就会拥有更多动力。”

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你不是能跳舞吗?现在你连脚趾都不能动一下

“坚强”是刘岩成为新闻人物后,和她的名字相伴出现频度最高的词。但她其实并不情愿欣然领受,因为“坚强”这个词太简单了,远不能概括她实际经历的一切。

来采访我的媒体都很友善,经常是还没开始提问就先说:我们觉得你特坚强,你都这样了,还这么坚强。

实际上在我刚受伤时,听别人这么说我是很不舒服的——其实不仅是我,我们这种意外受伤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我不这样我还能怎样?我骂天骂地吗?我哭爹哭娘吗?我就不活了吗?

那天一直在接受采访。到晚上8点多时,已经是十二三拨儿,我已经很累了,而且重复说了很多遍同样的内容,都一定要问到7月27日那天到底怎么回事,你的脚有没有踏上去,还是你自己掉下去了这些细节。我就一遍遍讲:我左脚已踩在车台上,但车跑太快了,你站在跑马上,能站得住吗?重复讲了十几遍。

那天到最后我是有点儿烦了。最后那位记者也一直在说“你真坚强”,后来我忍不住了,说:“你不要这样说好吗?我又不是刘胡兰!”吔!后来他竟然把这句话当成了标题。

说我一直拒绝“坚强”这词,也不是,至少我觉得在一个时段内,这个词不足以承载我经受的那些——每个我睡不着的晚上,我承受的痛苦。除了来自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那种很不确定感,你不知道你以后可以干些什么。

我是靠腿吃饭的,因为舞者就是这样一个职业,所以我就觉得那是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刘岩你不是能跳舞吗?你不是能抬腿吗?你不是有一个绰号叫刘一腿吗?现在你连脚趾都不能动一下。我不能跳舞了,也不能行走了,我还能做什么?

身体障碍发生以后,整个生活形态颠覆性的改变,甚至连杯水都端不了——比如我坐着轮椅,要把一杯水从餐桌上拿到书桌上,这么小的一件事都做不到,我拿不过去——手里拿杯子怎么划轮椅?放在腿上,一移动,洒了。或者要出行,没人帮你抬轮椅,就是出不去。而且永远没有私人空间,不可能有自己独处的时间,就是睡觉,旁边也一定要有人,因为你自己上不了床,自己翻不了身。接受这个,习惯这个,特别可怕,太难了。

那时候我不知道后来发生的这些:我不知道以后还可以给大学生、研究生上课,不知道可以评教授、读博士,不知道可以参加很多社会活动,不知道还可以设立基金,资助100多个孤残的孩子……大概在半年内,什么都不知道,精神上的困扰很大,是一根线绷得很紧,一下就会断掉的那种压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