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魁北克古城区

世界文化遗产——魁北克古城区

 魁北克古城区位于加拿大境内东南部的魁北克市,是1608年由桑普兰建立的新法兰西首府。城市建在圣劳伦斯河北岸的狭长的桌状高地上,扼守进入北美大陆的门户,有“北美的直布罗陀”之称。1985年在魁北克古城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魁北克城是由法国探险家查普伦(Champlain)在17世纪早期修建的,是北美唯一保存有城墙以及大量的堡垒、城门、防御工事的城市,这些工程至今仍环绕着魁北克古城。上城区建立在悬崖上,至今仍然是宗教和行政中心。城区内有教堂、女修道院和一些建筑物,如王妃城堡、要塞和弗隆特纳克堡(Dauphine Redoubt)。上城区、下城区和老城区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整体,这是具有最完备防御系统的殖民城市之一。

城市建在圣劳伦斯河北岸的狭长的桌状高地上

城市建在圣劳伦斯河北岸的狭长的桌状高地上

殖民地堡垒城市的绝佳代表

魁北克古城区占地135公顷,为城市总面积的5%。最古老的城市核心集中在下城,下城区位于上城以北的狭长地带。以皇家广场为中心,有许多城市始建时期的狭窄街道和骑士旅馆、胜利教堂等古老建筑。皇家广场四周和圣母街两旁均为17和18世纪建筑,其中维多利亚圣母教堂,系由克德·伯利弗设计,始建于1688年,1759年城市被困期间焚毁,后重建。远望下城,房屋、仓库、商店层层叠叠,宛如一个庞大的迷宫。其中,小桑普兰街的历史最为悠久,是商业广告、雕木招牌云集的场所。建于悬崖上的上城区始终是魁北克宗教与行政的中心,拥有许多教堂、修道院及著名的历史建筑,包括芳提娜城堡、星形城堡要塞等。上城内突出的建筑是耶稣会士修道院(1625年)、清教徒修道院(1629年)、乌尔苏里纳派修道院(1624年)和神学院(1663年),这些建筑虽然经过修缮,但其古建筑部分仍存在。

上城区与下城区偕同其他古老区域,散发出殖民时期特有的法式风情,也是殖民地堡垒城市的绝佳代表。

古城周围仍可见到旧时的棱堡、闸门与防御工事。

古城周围仍可见到旧时的棱堡、闸门与防御工事。

责任编辑:李彤,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