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河南省济源市对外发布消息,对全市115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1374辆公务用车统一张贴标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一年过去了,张贴公车标识效果如何?公车管理有没有取得成效?本报记者近日专程赶赴济源,进行了调查。
强监督
凡吃财政饭单位的公车,都要贴标识
对于不少基层党政部门而言,公车管理是个“老大难”,有的难在决心,有的难在举措。
去年5月16日,河南省内多家媒体竞相报道了一则新闻:河南省济源市率先对全市1374辆公务用车统一张贴“公务用车”标识。
公车标识的正面为红底黄字,印有“济源市公务用车”字样、车辆编号及监督电话12388;背面印有“公务用车八不准”等内容。标识统一张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右上方,每两年审核更换一次。
济源市公务用车标识统一张贴的范围是: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各镇、街道、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产权属本单位所有的一般公务用车。换言之,凡是吃财政饭单位的公车,统一都贴上了标识。
众所周知,一旦公车上被贴上标识,其行动将会“非常不便”,最起码酒店、风景区、娱乐场所是去不成了。济源市为何要“作茧自缚”?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河南省第一个“吃螃蟹”?
济源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徐家平表示,给公车贴标识,一是从行动上落实八项规定,落实河南省纪委党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积极探索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制度”,真正转变工作作风。二是遏制公车私用,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车轮腐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民生上。
显实效
全市公车费用同比下降27.8%
济源公车贴标识会不会虎头蛇尾?一年过去了,情况究竟如何?
正午时分,记者接连走访了市内多家高档酒店,停车场内没有发现贴有“公务用车”标识的车辆。等到下午6时许,记者又分别前往济源市委大院、市教育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现很多贴有“公车标识”的车辆,都整整齐齐地停放在院内。
“贴上标识后,公车私用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济源市纪委常委张彦伟介绍说,贴上标识如同给公务用车“戴”上一道“紧箍”。他们还出台了《济源市加强公务用车监督的暂行规定》,加强公车管理,强化对领导干部、机关公职人员及驾驶员的日常教育。去年10月中旬,河南省落实八项规定检查组在济源明察暗访期间,未发现一起公车私用行为。
据统计,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制度实施以来,济源市公车费用同比下降了27.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