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制三大疑问待解 倒逼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

聘任制三大疑问待解 倒逼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

“年薪30万到60万元,有行政编制、无行政级别,有合同协议、无续约保障。”近期,有关浙江省义乌市5名聘任制公务员的相关新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多地试水公务员聘任制,此次义乌试点,再次引发公众对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广泛关注。聘任制是否会滋生用人腐败?“瓷饭碗”是否会成变相的“铁饭碗”?其对公务员改革有何价值?公众期待中,诸多疑问仍待解。

聘任制滋生用人腐败? 学者称不必过度忧虑

对于聘任制可能带来的用人腐败等问题,坊间早有担忧。此次义乌市公务员聘任制试点结果甫一亮相,即面临此类质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是发出疑问的学者之一。

他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公务员法明文规定,公务员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有的地方聘任制公务员是否经过如同考任制公务员一般的严格考试?这个不好说。“所以,聘任制公务员的出现有可能给用人腐败留下漏洞,造成新的不公平。”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亦曾表示,“如果没有严格细致的制度设计,没有公开透明的操作过程,不能排除公务员聘任制中出现新的腐败问题。”

针对人们的担忧,义乌市组织部副部长蔡祝贤根据该市的招聘实际予以回应。

“我们是靠公开来实现监督,从招聘、资格审查到面谈,每个环节都是公开的。此外报名者里面大部分都是外省人,比例占到约78.75%,这些人我们都不认识,面谈专家也是外请的,所以说不存在腐败的空间。”他说。

对于该疑问,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则告诉中新网记者,“聘任制公务员在整个公务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特别小,此次浙江义乌也只是拿出5个岗位进行试点。此外,聘任制公务员也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比如义乌对上述公务员的遴选花费了近半年时间。”

“我们应对类似体制上的尝试予以肯定,新生事物可能带来风险,应该警惕或将产生的新的不公,但是我认为不必过度忧虑。”孙晓莉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