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皮恩扎历史中心

世界文化遗产——皮恩扎历史中心

皮恩扎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锡耶纳省的一个市镇,在锡耶纳西南大约50公里,它建于一座小山顶上,可以鸟瞰奥尔恰河和阿索谷,其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毗邻蒙塔尔奇诺,被称为“文艺复兴都市生活的试金石”。 皮恩扎建立于公元1459年,曾为教皇居住地(夏宫)。1996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在教皇庇护二世(Pope Pius II)于1459年决定改变他出生地的面貌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想正是在这个托斯卡纳镇第一次得以付诸实施。他选择了设计师贝尔纳多·罗塞利诺(Bernardo Rossellino),罗塞利诺在建造中运用了他的良师益友列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建筑原则。这种关于城市空间规划的新观念在富丽堂皇的皮乌斯二世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米科洛米尼宫、博尔贾宫,以及外观是纯文艺复兴时期而内装修又类似于德国南部教堂晚期哥特式的大教堂中得以体现。

1皮恩扎城市远景,城市四周被广茂农田包围

皮恩扎城市远景,城市四周被广茂农田包围

城市历史

皮恩扎原是坐落在锡耶纳南边48千米处的一个小山村科西格莱诺。由于它是教皇庇护二世的出生地,是文艺复兴城市规划的第一个范例,所以在建筑史上有着较重要的地位。

皮恩扎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小镇,汽车不能进入,只能步行,但反倒是这样,更能感受到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息。小镇是完整地按照文艺复兴风格来打造的,梯形的皮奥广场是小镇的中心,颇具文艺复兴特色的各种教堂、宫殿、市政大厅等石灰岩建筑均围绕着广场而建,至今仍透现出古朴艺术的气息。

小城皮恩扎是在其一个名叫比科罗尼亚(Enea Silvio Piccolomini)的居民的发起下在中部村庄科西格莱诺建立的。比科罗尼亚后来被提升为教皇,名号为庇护二世(1458-1464),教皇庇护二世即阿恩尼埃斯·西尔维乌斯·皮科洛米尼,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当他于1458年当选为教皇后,想改善该城居民的生活条件并将皮恩扎作为其夏宫,便决定将科西格莱诺建成一座纪念性城市,并将之改名为皮恩扎。此后,皮恩扎反映了教皇家族的命运。

城市的设计概念是由建筑师罗塞利诺(1409-1464)提出的,街道规划是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先前城市的结构。建于皮奥广场周围的巨大建筑物与广场的布局相称。随着枢机主教和高级教士宅邸建立,房屋、商店、一家医院和一所旅店也建立起来。罗塞利诺对皮恩扎的城市建筑规划于1460至1463年间得以实施。庇护教皇去世以后,该城市和周围的乡村都未曾做过较大变动。

2米色阳光下,映照出皮恩扎这座米色的城市

米色阳光下,映照出皮恩扎这座米色的城市

责任编辑:田何馨,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