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襄阳
有商则成“市”,城市一词也由此而来。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天造襄阳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古城的千年文明。
在汉江流域同类城市中,襄阳具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襄阳扼守汉江中游,除离重庆较远外,距离武汉、郑州、西安的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襄阳是我国内陆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和物流枢纽,是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重要节点、全国铁路运输重要枢纽之一。
近年来,国家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策略,农村人口进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刚需置业,推动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发展。直至如今,在襄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即将跨过2万元、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即将跨千亿元的历史节点,襄阳商业的欣欣向荣仿佛直奔它昔日的荣光。如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等商业地产大鳄来襄阳投资,在推动襄阳复兴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
省委领导在东津新区调研时提出,东津新区建设要高度重视产业培育、体制创新、绿色发展、宜业宜居、文化建设等重点问题,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切实把产业当做新区的“硬支撑”,努力建设功能城市,打造魅力新城。并强调建设东津新区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事实上,随着新世纪家居生活广场、襄阳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复星天贸城、新合作·襄阳食品商贸(物流)城等一批大中型商贸城及专业市场开建,就业问题也迎刃而解。
襄阳已拥有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2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7个校地企共建研究院(中心)、1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博士后产业基地,以及2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光彩事业襄阳工业园是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湖北省政府重点项目、襄阳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我们的多个产业园各种配套工程在有序建设和积极招商中。建成后可以容纳12万人,同时也大大提供了就业机会。”该产业园副总经理王祺娟说。
据悉,中国光彩事业襄阳工业园有一个台商产业园,近年来,在襄阳市台办的协调管理下,襄阳市台资企业协会积极开展活动,在服务台商、加强台资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与沟通,推动襄台经济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每年都有5家以上的台资企业落户襄阳。
在解决缺乏新兴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进驻,产业的集聚能力有限的局势上,襄阳光彩产业园给出了自己的响亮答案。从产业发展出发创造就业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以襄阳光彩事业产业园为例,其发展给襄阳地产业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学习的新样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