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而崇高的建筑风格
阿尔科巴萨修道院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是它的建筑美与和谐。它属于古老的西多会教堂的哥特风格,体现着圣伯纳德所倡导的简朴和苦行的理想,数百年来不断的改建都未能改变这种简朴的风格。
这一精神上的追求铭刻在教堂最微小的细节上,教堂的正面宽大优雅,由三个部分组织。早期哥特式大门上有七个拱门缘饰,筑在七根柱子之一,侧面分别刻有圣本尼狄克和圣伯纳德的雕像。朴素而神圣的中殿在以尖拱支撑的四角形拱顶之下延伸到高坛,它庄严地垂直向上,令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崇高。耳堂也有肋状拱顶,带两个饰有圆花窗的小教堂,以一个拉丁式十字作为教堂的象征。
阿尔科巴萨修道院为早期哥特式风格,代表这种风格进入葡萄牙。教堂和其他主要建筑兴建于1178年到13世纪末之间。教堂位于中间,其立面为混合风格:大门和玫瑰窗是最初的哥特式原来建筑的一部分,而在18世纪初增加了雕像和两侧的钟楼。教堂的侧墙有8个飞扶壁,支撑拱顶的重量,这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
16世纪,教堂又增加了一个曼奴埃尔风格的圣器收藏室,还有一些饰有大量雕像的小教堂。最著名的小教堂献给“圣伯纳德之死”,被认为是阿尔科巴萨的雕刻家们最精美的作品之一。在修道院原有的勃艮第式主体建筑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又修建了一些其他建筑。其中有多姆·狄尼斯回廊,牧师会礼堂、寝室、修士大厅、饰以花砖镶板的国王大厅、餐室,以及一个带有巨大的烟囱和水池的18世纪的厨房。
阿尔科巴萨修道院是西多会哥特式艺术的杰作,给许多历史学家和观光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包括英国作家和旅行家威廉姆贝克福德,他为它写下了令人难忘的文字:它带有一个民族的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个天才的民族为世界带来了新大陆。
阿尔科巴萨修道院是西多会哥特式艺术的杰作。
两个恋人的爱情遗迹
阿尔科巴萨隐修院耳堂和皇家先贤祠里有第一代葡萄牙国王、王后、王子和公主的坟墓。最著名的坟墓是国王佩德罗一世和伊内斯·德·卡斯特罗的,有国王佩德罗一世和他的情人伊内斯·德·卡斯特罗的灵柩。他们充满悲剧色彩的恋爱故事孕育了一个文学传统,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和西班牙文学史称黄金世纪的重要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路易斯·贝莱斯·德·格瓦拉都曾以文学的语言描述过他们的爱情故事,法国著名作家亨利·德·蒙泰朗等文学家以此为素材于1942年写成剧本《死了的王后》。
佩德罗王子秘密娶伊内斯为妻,王子的父亲,阿丰索四世国王却在1355年命人将她暗杀于科英布拉。佩德罗继位后将爱人的遗体庄重地迁往阿尔科巴萨,并把凶手处死。国王命人打造了精美的石棺,作为他与爱人的陵墓,右侧是伊内斯, 左面是佩德罗一世。当初国王命令这样放置,是为了当有一天他复活的时候,他能第一时间看到他最心爱的被残酷杀害的王妃。在佩德罗墓上细微的雕刻,人们会看到这一爱的悲剧的生活场面。 在装饰他们那高大石棺侧面的雕带上描绘了他们不幸的结合,天使们在上面守望着。装饰雕刻综合了尘世和宗教的主题,具有一种罕见的美。
在葡萄牙中世纪建成的最美丽的坟墓中, 两个恋人躺在相向的陵墓中,似乎准备在最后审判日到来时再次凝视。
阿尔科巴萨修道院为早期哥特式风格,代表这种风格进入葡萄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