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创新来解决老有所养: 社区照顾的愿景和实现路径(4)

以社会创新来解决老有所养: 社区照顾的愿景和实现路径(4)

摘要:2013年3月习近平在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讲话中谈到,“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很明显,只要认识到位和政策跟进,“老有所养”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社区养老照顾的社会创新来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

四 社区养老与外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协同

由以上讨论可见,搞好社区照顾的专业化配置以及社区资源的整合,不仅需要在社区(依托老年服务中心)设置专职社工及专项基金用以协调上述功能,还应该通过专家团队的介入、社区外部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协同来保障其有效运行。如果协同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配置与社区养老资源的整合,从而不利于社区照顾的水平提升。

社区作为具有地域纽带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扁平化治理或者说“块块管理” 是面向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的,而社区养老资源的调动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管理、或者说“条条管理”。其典型表现就是,社区养老项目与市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建设以及残联等等都有关联,如何将这些资源在社区一级协调起来,避免福利资源重置与浪费,是社区照顾的重要考量。

具体可以依托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来协调养老资源与外部政策的关系,应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

1. 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专业化介入

社区照顾的质量提升除了政府投入和居委会的努力之外,还需要行业协会、专家团队的介入。例如,交流多学科专业信息和制定养老服务的规范,组织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团队来为政府和社区规划社区养老提供方案,提供人员培训和专业评估等等。就目前来看,关于老年服务的行业协会大致分布在心理、医疗、康复、社会工作以及信息服务等多学科领域,还涉及与多功能服务相关的养生产品和养老产业集群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关于主流行业协会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营利性企业组织构成的行业协会领域;而以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新兴的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尚未进入主流行业协会研究者的视界。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新兴行业协会在社区养老照顾上的重要角色还有待发挥。

2. 社区外部政策环境的优化

从改善社区外部的政策环境而言,应该在市一级形成社区养老照顾的专门协调机制,用以协同民政、卫生、社保等职能部门的公共政策和养老资源。社区内涉及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的滞后,一定程度上与行政管理上的条块矛盾不无关联。例如,一家日间照料中心的一位老人需要做一般性的医疗检查,而离这个中心300米有一个社区卫生站有上门提供服务的能力。但出于医疗系统的限制性条款以及规避风险的考虑,卫生站没有这样做,结果只能让日照中心的人员将老人运送到300外的卫生站接受检查。这既带来了老年人的不便,也造成了养老资源的浪费。这一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市一级的协调机制。

3. 社区外部的市场环境优化

在现阶段,社区作为吸纳各种养老资源的平台由于缺乏协调机制尚力不从心。具体表现为社区照顾供给服务单一、专业服务短缺等等。在这种状况下,很多社区需要引入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公司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产品。对于养老服务组织和公司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从税费优惠、护理补贴以及护理保险制度出台等等政策支持,让那些为老年人做事和服务的人切实感到政策支持,在扶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的同时,能够有尊严地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依托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构建准入和退出机制,在行业联盟和政府的指导下实施多层面质量监管。

综上所述,本文对多功能社区照顾的愿景讨论,在清晰地展现社区养老的前台要素和结构的同时,也凸显了支撑其后的两个系列的协调机制: “其一是社区内的专业化配置和养老资源的整合,其二是社区外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包括多方参与的格局并落地到行业协会和市一级的政策协调”。当然,这些社会创新和政策跟进又离不开更为综合的观念更新和政策变革,诸如看到养老服务行业联盟的重要性、看到社区照顾是一项拉动内需的国民健康工程,以及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养老服务组织和营造 “让老年人有尊严的生活、让服务者有尊严的工作”的社会氛围等等。限于篇幅,更多的讨论参见《北京社区养老照顾研究》。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讲话中谈到,“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很明显,只要认识到位和政策跟进,“老有所养”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社区养老照顾的社会创新来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