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中期,法伦拥有城镇特权。这之后,法伦铜矿的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法伦铜矿从八世纪开始生产,产量自中世纪起开始突飞猛进的增长。由国王玛格努斯于1288年签署的贸易文件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关于法伦铜矿最早的记载文件。17世纪开始规划的法伦镇有许多精美的历史性建筑,加之达拉纳地区工业经济时代和家庭经济时代的大量居民遗址,展示给世人一幅几个世纪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采矿区的生动画面。法伦的铜矿开采受德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很大,十七世纪这里成为了主要的产铜基地,两个世纪以来它对世界各地的采矿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整个法伦地区的景观都是围绕着铜矿开采和铜矿生产的,法伦的铜矿开采开始于九世纪,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末才终告结束。法伦地区铜工业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各个阶段,从“乡村工业”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工业化生产,表现在大量的工业、城市等遗迹中。
法伦大矿坑庞大的开采挖掘是其最惊人的景观
瑞士著名的旅游景区
1992年12月8日晚,法伦铜矿进行了最后一次爆破作业,当爆破的回音消逝、尘埃落地,瑞典工业史上最悠久最重要的章节谢幕了。由于铜矿的大量开采,导致当地的环境遭到了破坏。矿石在熔炉中被提炼,浓厚的烟雾弥漫着整个国家。铜矿的产出物熏黑了法伦周围的木屋,毒杀了多数植物。矿区周围2.5公里的范围内,树木、灌木丛或地衣类植物无法生存。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1849年参观了大铜山,写道:“那里没有一寸翠绿,路边甚至没有一簇青草,亦无鸟儿飞过。”
今天,这个矿区已经成为一个吸引了众游客的观光胜地
现在的法论大铜山已经是瑞士著名的旅游景区。多套保存完好的17世纪的生产设备是该处文化景区显著的特征。铜矿附近建有管理大楼,以及水轮机和用于远距离能源输送的铁路线路。此外,大铜山周边地区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庄园。法伦铜矿周边大都是荒野,但五彩斑斓。这里还有迷人的木屋、碎石堆和被称为“大坑”的巨大铁矿遗迹,迷人的风景色彩斑斓,有黑、有红还有黄。法伦铜矿旅游景区并非新鲜事物,实际上,瑞典语中“旅游”一词最早于1824年在一幅大铜山的水彩画中发现。1922年,一座铜矿博物馆已经开放了。1970年,这里还开发了一座供观光者探险的矿山。游客可先乘坐电梯进入地下55米深处,然后可以在山的内部进行600米的徒步游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