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2)

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2)

大昭寺位于拉萨的寺院。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最初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现在寺内供奉的则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也有观点认为早在9世纪时已改称大昭寺。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

从17世纪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至此全部完成

从17世纪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至此全部完成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藏语意为“宝贝公园”,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每当夏日来临,达赖喇嘛便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其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种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西藏历史的博物馆”

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达拉宫,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和文物巨库,是世界宫堡建筑艺术之最,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它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可以说,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的博物馆”,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

布达拉宫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是藏民传统的优秀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它各宫殿的修建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布局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建筑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式建筑风格。墙面上的形象都是佛教法器或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内部走廊交错,空间曲折变幻,神秘莫测。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藏语意为“宝贝公园”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藏语意为“宝贝公园”

布达拉宫是藏族文化的巨大宝库,宫内珍藏的各类历史文物和工艺品数量繁多。其金属冶炼、壁画、彩画、木雕 等各方面均闻名于世,它的各部分装饰设计、装饰风格、装饰(雕刻、壁画、彩画等)艺术都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准。据初步统计,现有玉器,瓷器、银器、铜器、绸缎、服饰、唐卡共7万余件,经书6万余函卷。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余卷经书、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赖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还有布达拉宫内设置的八座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耗黄金3721公斤,上万颗宝石。这些灵塔包以金皮、镶嵌大量珠宝,塔内安放着历世达赖喇嘛的肉身。还有藏族匠师制作的各种金银器物,镶嵌珠宝的法器、供器和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价值连城。布达拉宫还珍藏着大量书籍,从佛教经典到医学、天文历算,十明(十类学问)学科无所不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在布达拉宫建筑艺术中,绘画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现在壁画、唐卡(卷轴画)和其它装饰彩绘方面,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宫。参加壁画绘画的人有近二百人,先后耗时十余年,壁画题材广泛,是一部珍贵的西藏历史画卷。在布达拉宫的大小殿堂、门厅、回廊等墙面无不绘有壁画,仅西大殿二楼就有壁画698幅,取材涉及历史人物、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等,还有民俗、体育、建筑等方面,有的以单幅表现,有的以横卷形式将画面相连缀。宫内还保存着大量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品,如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和幔帐等刺绣贴缎织物。大昭寺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白舸,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