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顶层设计的“五位一体”治国方略(2)

论顶层设计的“五位一体”治国方略(2)

二、平稳推进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 

30多年的改革,在政治体制方面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和改革开放前相比,我们的政治生活确实是大不相同了。这是必须肯定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立了党和国家的集体领导体制,党和国家领导成员平稳交替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退休制度。在政府改革方面,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治民主化进程正在加快。现在,党内民主、政府行政的民主、农村村民自治等都在开展。还有信息公开、言论自由等等。各项政治制度方面的建设正在推进,特别是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制度正在形成。在政治生活中增加了全新的因素,就是网络民主。网络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现在,进入新的改革阶段,首先要研究下面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怎样理解政治体制?二是怎样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三是怎样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一)怎样理解政治体制

简要地说,政治体制就是国家的权力关系,又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二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关系,三是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力的关系。

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就是国家中的政党、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权力关系。在国家机关的权力关系上,我们以往的改革进行了许多调整,现在的许多制度是不是应该改,都是可以讨论的。例如,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协主要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协商,监督政党,参政党的政,这样才能起到和执政党进行政治协商和监督的作用。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总的趋势是将部分原来属于中央的权力下放给地方。现在,每年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和提案都是关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的,说明这个问题人们一直十分关心。

国家权力与人民的权力的关系,在法律上和理论上我们是清楚的,就是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归人民。”权力归人民,要有民主的政治制度作保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保障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果解决不了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问题,那人民的权力就只是停留在文件上。怎样解决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问题,正是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总之,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话,那么,政治体制改革主要解决的是国家的权力如何在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及国家和人民之间合理配置的问题。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的路还很长,政治体制改革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一步步去解决。

(二)怎样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要建立民主制,民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走民主的道路,就要努力去找到适合中国的内容和形式的民主。

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即使是现代标榜民主制代表的美国,他们的民主的实质也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这是因为,参加投票的选民就难得超过半数。美国过去26届总统选举,选民投票率平均为48%。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时也只有61%的选民参加投票,他得到其中53%的选票,相对于全体选民来说,就是只有33%的选民授权给他。

其次,民主制也常作出重大的错误决策。最典型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1933年选举时,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得到44%的选票。民主选出来的希特勒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台湾民进党的陈水扁,也是一个坏总统。美国的小布什说伊拉克制造化学武器,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发动伊拉克战争,搅动全世界,后来什么化学武器也找不到。

最后,西方民主国家,竞选总统的候选人为了争取选票,就要用提高福利来讨好选民。提高福利必然增大开支,开支过大,只能靠借债、赤字过日子,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屡屡暴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从某个角度来看,和民主选举有很大关系。

20世纪4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评论西方民主制时说过一句名言:“民主制度很不好,但别的制度更不好。”西方的民主政治在现在的世界上大行其道,和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有很大关系。判断民主制度好不好,要看在这个制度下产生了什么效果。民主制度如果说好,可能更表现在纠正做坏事方面。就是按民主制度选出来的领导人,如果做的是坏事,下次可以选掉。我们不要一说民主就认为是好的,就想快点搞民主,对待民主问题头脑一定要冷静,要认真分析各方面的条件去作出判断。

(三)怎样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十八大强调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此,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应该看到,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在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这条新路要坚持下去。

我们现在的民主进程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注意全面推进民主的同时,又表现出从下到上,从次到主,从内到外,从虚到实的取向。

从下到上,就是先进行基层民主建设。比如,城市中的小区,建立业主自治委员会,农村建立村民自治委员会。上层也不是不推行民主建设,从强人政治到集体领导就是上层的改变,但重视建设基层民主,大概是中国推行民主的一个做法。

从次到主,就是从次要问题开始,再到主要问题。从比较容易办的事做起,再到比较难的事。我们推行公选先选副职,让民众参与决策先搞听证会,重大决策先让群众代表旁听会议等等。这样逐步地推行,既比较稳妥,也使群众逐步适应和得到锻炼。

从内到外,就是先在党内逐步推行民主,再到党外。现在党内民主不断增加试点,如在基层搞选举,在中层搞差额选举,扩大党代会的权力等,先在党内扩大民主比较容易实行。

从虚到实,就是先在虚拟的网络搞网络问政。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施政、网络行政,参与的民众越来越广,表现出中国特有的民主新形式。

总之,我们的民主建设不是停步不前,而是“小步快跑”。按照这样的做法,实现民主政治是很有希望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