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生态建设的时代价值与路径

河北:文化生态建设的时代价值与路径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弘扬起来、传播出去。这些论述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科学指南。结合河北实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

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存状态,是指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是文化设施、内容、活动、方式、品位、境界、风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文化与文化发展的外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中反映。其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文化的内生系统,就是文化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包括文化资源的科学挖掘利用,文化人才成长、发挥才智的环境,文化良性发展的科学制度和运行机制,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传播方式;二是文化的外部环境系统,即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新的形势下,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有着深远的意义。

文化生态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文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有什么样的文化,就可能构建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有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这些价值理念贯穿于各类制度建设之中,确保各方面的制度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文化生态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