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生态建设的时代价值与路径 (2)

河北:文化生态建设的时代价值与路径 (2)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文化生态建设是从总体上把握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文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很强的工作,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工作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整体上谋划,统筹协调推进。加强文化生态建设,就是要用历史的眼光、立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来审视和推动文化工作,妥善处理文化工作与中央、省委工作大局,地方文化工作与全国文化工作全局,当前文化工作与文化长远发展的关系。

文化生态建设的核心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诸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等。这些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为我们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指明了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始终生生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每个人的血脉,让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固元、培根、梳脉、铸魂,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文化工作者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引领与推动文化生态建设的历史责任

在发展中传承文化生态。深入挖掘、科学利用我省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用项目带动发展,用项目传承生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展览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镇化建设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着力把文物遗存古迹打造成城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发挥艺术作品的引领作用,创作一批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