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公考23人参考22人零分,正常吗?(3)

【案例】公考23人参考22人零分,正常吗?(3)

如何拨开“公考22人零分”的迷雾

在时隔一天之后,就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信息通告,云南省相关部门的回应速度不可谓不快。虽然,时长仅为1分35秒的新闻发布会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并可能对新闻发布会的质量和效果产生质疑;但在一天的时间内想让当事部门作出详尽的说明也不太可能,他们只能尽可能地给出已经搜集到的信息。未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事情深入调查,并以信息公开的形式,将最终的结果公诸于众。

所谓深入调查,就是不能浅尝辄止,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向前一步,找到真相。以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信息为例,22人零分的原因是集体缺考,缺考的结果当然是零分。只是,这个结果本身就违反常识——缺考并不稀奇,集体缺考只剩独苗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调查这个事情并不复杂,只要将22名报考考生的信息找出,并一一进行回访、查验即可。如果,这22人的行为真的是巧合,那只能说明无巧不成书,只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误会;而如果,这22人的缺考行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就应该将这些联系揭示、还原,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谓信息公开,就是不能关门调查,让信息止于内部。新闻发布会是信息公开的常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不止一次。当新的调查结果出现时,应该以这种有效的形式将结果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果需要公开的事实更多,就应该增加新闻发布会的时长,增加现场记者的提问,这些环节并不是自找麻烦,而是借助事实和公开的力量,将事实传播出去,让自身的公信力得到维护。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公众也应该保持理性。虽然,22人零分的现象反常到几无可能,但是,也应该让猜测停止于事实还原前。既然当事部门已经承诺对问题将深入调查,就应该给予他们时间。

反常背后通常隐藏着见不得人的东西,但是,对于反常的猜测只能依靠事实细节的还原——在不断地接近和还原中,反常的真相才会慢慢显示其“庐山真面目”。这依赖于深入调查和信息公开,也依赖于公众理性而具体的监督。只有在政府、公众、媒体的良性互动中,真相才能被公开,公考22人零分的迷雾才能被拨开。

【启示与思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筛选应聘国家公务员的应征者,所进行的一年一度考试,简称“国考”。因为公务员岗位属于热门职业,赶考的人很多,加之考试内容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因此考试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高考。

不过,在一次小范围考试中,23人“踊跃”报考,22人“清一色”一分未得,的确非常罕见,令人叹为观止。这不免认为有“萝卜招聘”、串通考试的嫌疑。

“好事”网民发现端倪之后,纷纷猜测这样的“组团考零分”奇景,或许是“系统出故障”造成,也有可能是爆料网友“缺乏相应常识,看不懂人事考试网站的有关公示信息”所致。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官方的可信回复未出,具体真相未明,人们抱着“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态来围观和热议此事,并不值得我们提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这也是一种问政与监督。当然,此事已然成为了一种舆情热点,作为它的后续回应,最好还是不要给人一种闭门思“策”的疑虑。换言之,怎样闻风而动地开展调查,怎么实事求是地作出回复,理应考虑让有关媒体并行参与。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