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

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即泰姬·玛哈尔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作为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陵寝,它既是印度建筑中最著名的,也是印度文化融合不同传统影响的体现。1983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泰姬陵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修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奇葩,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

一滴爱的泪珠

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阿姬曼·芭奴是沙·贾汗的宠妃,被封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讯传来,沙·贾汗竟然一夜白头。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的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1631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贾汗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印度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印度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玉和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1653年(也有说法是1654年),泰姬陵建成。

沙·贾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

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工整、对称的总体布局

泰姬陵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登高而上的。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

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的喷水池。喷水池中一排排的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为一座高7米、长宽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边长近60米,整个陵墓全用洁白的大理石筑成,顶端是巨大的圆球,四角矗立着高达40米的圆塔,庄严肃穆。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刻着《古兰经》。中央墓室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两具石棺,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

责任编辑:白舸,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