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数智赋能千行百业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数智赋能千行百业

据新华网9月7日报道: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5日至8日在辽宁沈阳举行。本届大会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加快融合这一时代命题,旨在为我国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这场产业数智变革折射出中国数字经济从“连接赋能”向“智能驱动”的深层跃迁。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2025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举办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这既是对过往“互联网+”成果的总结,更是“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民生、全球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其展现的融合成果,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赋能产业转型:从“效率革命”到“绿色升级”。“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在产业领域掀起了一场“数智革命”,让传统制造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既提效率又降能耗。鞍钢集团借助智能模型优化钢水处理工艺,不仅让生产成本降低15%,更实现废水排放减少21%,用技术改写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旧印象;中粮集团在吉林的养猪场里,人工智能化身24小时在岗的“智能兽医”,通过声纹和图像识别技术定位咳嗽猪只、判断病症,让传统养殖业告别“凭经验”的粗放模式。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大模型”已从昔日的“聊天工具”升级为“工业大脑”——沈阳飞图画笔的AI设计平台,输入“迷彩”“叶子”等关键词便能秒生成丝巾花型,还可实时微调优化,将设计到生产的周期大幅压缩;新松公司的“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能自主规划路径、双臂协同完成接水递杯,其±0.05mm的重复定位精度,正成为仓储、制造等场景的“高效助手”。实践充分表明,以数据、网络、算力为基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能更好推动产业数智转型,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渗透民生领域:从“技术概念”到“生活守护”。如今,这场数智融合不仅扎根产业一线,更悄然走进民生角落,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改变生活。在安全保障领域,中国铁塔依托全国210万座通信塔资源,搭建起空地一体化全域监管平台——辽宁省新民市张家屯镇的垂钓园火情,正是通过该平台提前发现并成功处置,而搭载AI算法的无人机,还能在森林防火、矿山盗采监测中发挥作用;在教育领域,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布局“AI学伴”,通过AI总结知识框架、检验学习成果,让“因材施教”有了技术支撑。这些改变的背后,是坚实的数字基础:截至2025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9.7%,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为“人工智能+”民生服务提供了广阔场景。正如辽宁大学潘宏院长所言,“‘互联网+’是修好信息高速公路,而‘人工智能+’是让跑在上面的车自己学会驾驶”——当技术从“修路”转向“智能驾驶”,受益的便是每一个普通民众。

链接全球合作:从“中国经验”到“世界共享”。“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成果,不仅服务中国发展,更成为跨国合作的“桥梁”,让中国数智经验走向世界。在本届大会上,“柬埔寨产业大脑”“柬埔寨兆云科技经济特区智慧园区”等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整合柬埔寨产业数据与政策资源,将中国智慧园区的建设经验复制到当地,助力其打造智能化、集群化的产业园区;此外,中柬、中巴、中韩等多个合作项目签约,涉及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展现出全球对中国数智技术的认可。     这种“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中国工信部推动的“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正通过跨国项目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国家,为全球产业数智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从沈阳大会的展区到千行百业的实践,“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的效率提升、摸得着的民生改善、可期待的全球协同。当鞍钢的钢水更绿、养猪场的猪群更健康、柬埔寨的园区更智能,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这场数智变革正以强大的生命力,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点亮新图景。未来,随着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必将书写更多“数启新章、智造新质”的精彩故事。

作者:黄宗跃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