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9月4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消费作为重要的改善型消费,在落实促消费、扩内需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2025年上半年,京东、淘宝、天猫、抖音等四家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额达到2181.67亿元,同比增长17.5%,远高于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的增速。一组组数据表明,体育消费潜力巨大,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赛事活动溢出效应明显,拉动多元消费增长。《意见》提出“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优化赛事服务管理”。从“村超”出圈到“苏超”火爆,体育赛事活动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和辐射作用,以“苏超”为例,它能极大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诸多相关消费。同时,这类广受百姓欢迎的赛事活动具有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对提升城市精气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群众赛事相比,职业体育赛事周期长、球迷群体大,更应发挥“头部效应”。《意见》提到“支持将有条件的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资格赛)体系,加强对各地申办、举办国际赛事的统筹和指导”,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此外,体育赛事除经济效益外,在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等方面也凸显了独特的社会效应,而这反过来也会促进居民的消费意愿。
培育扩大消费群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激发体育消费需求与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和正向循环。大众体育意识的提升,不仅直接推动运动技能培训与体育用品购买需求的增长,也加速体育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拓展,进而反哺消费意愿,形成持续扩大的市场效应。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体育发挥着基础性、引擎式的作用。一个孩子长期参与一项体育运动,往往能够带动整个家庭在装备、培训、观赛、出行等环节的体育消费显著增长。《意见》指出,要“加强学校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武术等公益性青少年赛事为重点,推动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这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意见》还提出“发布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指导和帮助”,这将有助于扩大体育消费群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业态融合创新场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竞、户外、冰雪等新兴的运动项目和消费需求不断涌现。以2024-2025冰雪季为例,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全国滑雪场内的消费笔数达1.96亿笔,同比增长72.53%,消费金额达786.13亿元,同比增长12.88%,呈现出巨大增长潜力。《意见》强调要“培育壮大冰雪经济”“持续发布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深入实施冰雪运动 ‘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同时,《意见》提出“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措施,都将进一步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此外,“粉丝经济”也是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板块,通过开发运动员无形资产,树立正向、积极、健康的榜样也对激发粉丝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
体育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意见》的印发实施,为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方向。通过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强化产业要素支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多措并举,必将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黄登明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