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一年半之后,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终于得以举行
谈到钓鱼岛问题,唐家璇指出,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方的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过去几十年,双方基于两国领导人在邦交正常化谈判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达成的谅解共识,妥善处理,使这一问题没有成为两国关系重建和发展的障碍。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购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打破了上述现状,迫使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立场。
他指出,领土问题在任何国家都高度敏感,非常容易牵动民族情绪,不应轻易触碰。如借此渲染外部威胁,甚至说中国“以实力改变现状”,人为制造紧张对立,更是不负责任的“玩火”行为。中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没有退让的余地,同时始终主张并积极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问题。他认为,两国老一辈领导人40多年前达成的重要谅解共识,对双方今天处理钓鱼岛问题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只有正视现实,直面问题,相向而行,拿出超越立场分歧的智慧,才能找到重新管控争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这一问题对两国关系形成长期干扰。
就如何“治本”,以实现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唐家璇认为需要双方下大力气推进政治互信和国民感情两大系统工程。他提出,第一,双方要重新确立相互认知和定位,从根本上解决彼此是伙伴还是威胁,是机遇还是挑战的问题。第二,双方要建立政治安全互信,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安全观化解战略安全疑虑。第三,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强化利益纽带,改善民意环境,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日方首席委员西室泰三也为中日关系研讨会致辞。他称对当前东海局势表示深切忧虑,他敦促中方作出决断,恢复与日方对话,西室也强调,中日都不应敌视对方,或视对方为威胁。西室泰三称:“目前,在东海海上、空中,中日都有武力冲突的可能性,我们深切忧虑。这种现状不能置之不管。我们期待中国作出决断,打开对话的大门”。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原计划于2012年11月在长崎和东京举行第4次全体会议,但由于2012年9月日方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方针,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因而推迟至今。本次会议为期两天,除开幕式、闭幕式外,都是闭门会议,不对记者开放。
唐家璇还将同长崎县知事会面,并参加在福冈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等活动,但不会前往东京,也没有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政府高官会面的计划。
新闻链接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成立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是两国政府的咨询机构,成立于1984年,由两国各界知名人士组成,为促进两国人民友好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委员会下设三个专门委员会:中日关系中的长期展望专门委员会;中日经济、科技交流专门委员会;中日青年文化交流专门委员会。双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分设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