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须严防 新型“软梗阻”

改作风须严防 新型“软梗阻”

摘要:身为公务员,为民办事是本分,不应利用权力谋取薪酬之外的任何好处。对新型“软梗阻”现象,当务之急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从长远看,更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管是改作风、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还是再创江苏经济发展新优势,都必须大力推进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各项改革。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上,一些企业反映,“八项规定”出台后,个别地方消极对待纠正不正之风——表面看,干部行为规范了,但该办的事也不办了,让人十分苦恼。

“好处也不拿,事情也不给办”,莫非,这是恼羞成怒把气撒到了服务对象身上?如果因为权力的笼子扎得紧了、拿不到好处,便消极作为甚至不作为,做“软钉子”,岂不是对中央规定的变相抵触?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根本目的,是改进作风,促发展、强服务,如今这种“廉而低效”、“廉而不作为”,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廉洁”,这种改,也体现出思想认识远未到位,一旦松懈极易死灰复燃。

“好处也不拿,事情也不给办”,这是“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软梗阻”。给了好处才办事,这是“有偿作为”;好处不敢拿,事也不办,这是“无偿则不为”。其本质,都是把公共权力当成囊中私物,把落实政策视为对企业的恩赐,甚至成了寻租的手段。在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情况下,一旦寻租得以实现,事情就办;当外部条件阻碍寻租的实现,则“事不关己”、拖着不办。这种新型“软梗阻”,性质十分恶劣,严重损害公权力的形象与威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当前,江苏发展正面临如何再寻新动力、再创新优势的时代课题。如果说,过去江苏发展的优势更多体现于区位、人才、资源等硬实力的话,未来新优势则应体现于体制机制等“软实力”。基于此,我省提出,再创江苏民营经济新优势,必须推进“政府转职能、企业转方式、社会转观念”。其中,“政府转职能”的要义就是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如果有机关工作人员因为拿不到好处便“消极怠工”,再创江苏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宏伟目标何从实现?

身为公务员,为民办事是本分,不应利用权力谋取薪酬之外的任何好处。对新型“软梗阻”现象,当务之急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从长远看,更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些干部敢搞“软梗阻”,原因就在改革尚不到位、还残留“弄权”空间。如果权力清单制度完全建立,政务公开得到大力推进,自由裁量权得到严格规范,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迟滞问责等制度都已完善,“软梗阻”恐怕想“阻”也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改作风、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还是再创江苏经济发展新优势,都必须大力推进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各项改革。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