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子修道院,位于越南中部。早在100多年前,考古学家就发现了该处遗址。但是,在其后的80多年中,这座历史遗迹饱受着战火的摧残,没有施行任何的保护措施。圣子修道院是一处非同寻常的文化交流场所,正是通过这里,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建筑结构被引进了东南亚。199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公元4世纪到13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在现在的越南边境地区得到了发展,这种文化的宗教起源是印度教。由占婆王国作为宗教和政治首府时所保存的一系列庙宇和殿堂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切。
圣子修道院是一处非同寻常的文化交流场所
“东南亚三大古代王国”
占婆国,古国名,在今越南中南部。梵文名占婆补罗,意为占族所建之城。占婆王朝,曾经与在柬埔寨兴建吴哥窟的真腊王国,以及在爪哇兴建婆罗浮屠佛塔的诃陵王国并称为“东南亚三大古代王国”,在东亚、东南亚甚至亚洲和世界的文化、经济史上,占婆王国都曾经占有过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占婆国,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该国为占人所建。占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现占人信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占人地区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地当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人是剽悍的航海者。占婆补罗,原是中国汉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192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名逵(也作达或连,又称释利摩罗),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国王独揽大权。释利摩罗及其后历代君主,力图向北扩张,同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不时向中国朝贡,进行贸易。10~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1471年,后黎朝黎圣宗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归仁一带。1693年,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皇亲大臣。1697年占城国灭亡。
占婆国,古国名,在今越南中南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