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

世界文化遗产——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

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位于秘鲁阿雷基帕省的首府阿雷基帕城。城中的装饰建筑在融合了欧洲建筑和当地传统建筑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技术和建筑形式的创造融合,是阿雷帕基地区古城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当地富有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安达鲁西亚及西班牙特色,城中处处可以见到地理环境、当地土著文化因素、殖民征服和宗教征服的逐步深化以及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色的古城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中心。2000年,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秘鲁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由火山岩石建成,它代表了欧洲与本土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这些技术和风格体现在殖民宗主、克里奥尔人和印度人的作品中。城市灵动的城墙、拱门、拱形屋顶、院子、开阔的空间,以及建筑正面复杂的巴洛克式装饰,这些都表明了欧洲与本土风格的双重影响。

阿雷基帕古城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该城有白城的称号

阿雷基帕古城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该城有白城的称号

国王说:“好,我们就在这里住下”

关于阿雷基帕这个名字的由来,传说是来自于盖丘亚族的印加语,是有关第四代印加民族统治者梅伊塔棗卡帕特的故事。传说,一列护送着神圣的印加帝国贵族的军队来到了这片任何一位先帝都未曾来过的殖民地,国王梅伊塔卡帕特惊奇于这片土地的绝顶美丽,而且这里处于连接海洋和位于安第斯山脉中部的库斯科城市的重要战略位置,于是他便对左右赞道:“阿雷帕基”,意思是:“好,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城名就来源于这句话。

阿雷基帕古城,位处的肥沃山谷早于公元前5000 – 6000年已有人聚居。在15世纪,该区由艾美拉印第安人控制,其后被印加人占领,成为供给印加帝国农产品的重要基地。现代的阿雷基帕城建立于1540年8月15日,由西班牙殖民者法兰西斯克·皮泽洛的特使负责。一年后,西班牙的查理五世授予城市资格及纹章(沿用至今)。西班牙殖民时期,在秘鲁总督辖区中该地的西班牙人聚居比例最高,众多的遗迹及建筑具有浓厚西班牙风格,并发展出麦士蒂索人(混血儿)族群。但1940年代起,来自秘鲁各地的人大量涌入,改变了该市的人口和文化特征。在殖民时期及共和初期,该市相对较为自主,但情况在1870年南部铁路通往海港后有所改变,开始发展太平洋贸易。在1930年代,与泛美公路接通,借此与美洲其他地方加强联系。自此,阿雷基帕发展成利马与秘鲁南部之间的商业中心。阿雷基帕是秘鲁在19世纪争取独立的重要基地,其后也是秘鲁与智利间的硝石战争(1879 – 1883)之重要军事据点。

该城结合了欧洲建筑和当地传统建筑的技术和建筑形式

该城结合了欧洲建筑和当地传统建筑的技术和建筑形式

责任编辑:庞佳玉,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