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爱丁堡的新镇、老镇

世界文化遗产——爱丁堡的新镇、老镇

爱丁堡,坐落在北海西部的福斯湾南岸,依山近海,地貌多姿,景色优美。爱丁堡拥有完全不同风格的新镇和老镇。老镇密布中世纪城堡和建筑,体现了中世纪城市的有机增长现象;新镇则是18世纪以来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反映了18世纪和19世纪城市规划的思想,这一规划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两区有极大的反差,但却和谐并存,使爱丁堡具有独特的气质。1995年,爱丁堡的新镇、老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从15世纪起,爱丁堡就是苏格兰的首都。目前这座城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以中世纪堡垒风格占据主要地位的老城和一个从18世纪发展而来具有新古典主义形式的城市,它对欧洲城市建筑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两个历史城区都有许多重要的建筑物,其风格既统一和谐又对比分明,给这座城市赋予了独特魅力。

爱丁堡,坐落在北海西部的福斯湾南岸

爱丁堡,坐落在北海西部的福斯湾南岸

商贾云集的"北方雅典"

爱丁堡自15世纪以来成为苏格兰的首都,现状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44万。这里有古堡雄踞,有王宫屹立,市区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宏丽,使人想起欧洲的文化名城雅典,因此人们给爱丁堡以"北方雅典"的美誉。公元11世纪时,苏格兰人在古堡上扩建了宫室、教堂,从此国王常来巡幸。后来人们在古堡以东一英里的地方建起有名的十字架修道院,两者之间出现街市,形成爱丁堡老城的核心,主要街道被称为"皇家一英里"。 爱丁堡扼英格兰赴苏格兰要道,商贾云集,市面繁荣,于1329年设市。15世纪时它又成为苏格兰的王都,城市更加兴旺,筑起了王宫,开办了大学。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六世以亲戚关系到伦敦继承王位,改称詹姆斯一世,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共戴一君,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爱丁堡则仍为苏格兰国会所在地。1707年两国正式合并,苏格兰国会解散,爱丁堡不再是都城,政治地位有所下降。1582年建立了爱丁堡大学,此后城市的艺术和文化建筑逐渐增多。1603年苏格兰和英格兰联合王国成立时,拥挤的居民被重新安置到伦敦。虽然1707年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成立使苏格兰的议会的权利受到限制,但它并没有阻碍爱丁堡城市发展。1767年到1890年间,新城有7处文化工程相继建成,爱丁堡成为欧洲学术中心。

这两个历史城区都有许多重要的建筑物

这两个历史城区都有许多重要的建筑物

责任编辑:加佳,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