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用历史和文化传播当代价值

西藏:用历史和文化传播当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用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播当代价值观是一个重要方面。

西藏历史悠久,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世代劳动、生息、繁衍在西藏高原上的各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瑰丽宝库。

在历史学家眼中,“历史,正如个人记忆一样,是人类的集体记忆,是构成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历史,现实的存在就无所依托,就没有了根柢。”历史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赤德祖赞、赤松德赞父子4次与唐和盟,文成、金成公主与吐蕃赞普联姻,反映了西藏自古与祖国内地水乳交融、难舍难分的关系;吞弥桑布扎发明藏文,唐东杰布发明藏戏,体现了西藏文明的发展进程;反击廓尔喀军队入侵,西藏两次抗英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民族之魂……这些,无疑是增强全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的最为鲜活、最为生动的教材。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血脉和道德精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党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现场会提倡的“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传播当代价值”,其意义正在于此。

西藏谚语“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民间故事《三不会的雇工》、《茶和盐的故事》,藏戏《文成公主》、《英雄占堆》等等,无不折射出西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这些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高度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潜移默化开展当代价值观柔性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引导人们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粘合剂”,更是激励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催化剂”。“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智慧,也使当代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从而激发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