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与大国崛起

软实力与大国崛起

讲座要点

·从历史发展看,实力从早期的军事打击力量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同化的力量,进入近现代,软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软实力是大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软实力的精髓在于“让人爱而不是让人怕”,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形象、历史文化、外交能力、核心价值等四个方面

·“内外兼修”的中国软实力建设:对内,一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外;一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二是在日常报道、战略传播和培养人脉三个层次上做好公共外交。

讲座全文

我这一讲要梳理16世纪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现象。我认为当今世界各主要的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着落在软实力的竞争上,在贯彻总书记国际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前提之下,提出来内外统筹、内外兼修,软实力的建设,提的目标很高。我下面先把这些年来围绕着软实力的建设和形成的一些思路提出来跟大家交流。

我特别强调,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之后,具有全球影响的一些国家,我们比较熟悉是这么九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以《保罗肯尼迪》这本书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学的著作、国际关系的著作,都与这些国家的兴衰作为主题来讨论。

中央电视台2003年推出了一个大型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以这9个国家发展历史线索为主要内容,而名字就叫做《大国崛起》。大国崛起,实际上在我们理解,它背后的理解,就是实力的支撑。今天自国际体系形成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但是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完成,就是没有世界政府。对于国际事务、国际关系的管理与治理靠什么?就是靠实力,这是我们目前的现实。我们从考察大国兴衰有一个限制,就是实力的见证。所以,我先是考虑实力和大国之间的关系。

实力有不同的词,我们有一个叫力量,有的叫权力,也有的叫实力,有细微的差别。英文当中有的把这个叫Strength,有的叫power,有的表示存在,有的表示存在发挥作用后所产生的影响。而从大国不断地兴衰这个角度,我们看实力,我觉得有一个我比较欣赏的,比较简明,是美国一个教授叫丹利斯拉,他的那本书的中文,2003年把它翻译过来的时候,就翻译为《权力论》,也可以叫《实力论》,有人把它叫《力量论》,而权力当时划分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什么呢?它说叫说服,什么叫说服呢?你形象比较好,别人比较崇拜你,你有众多的粉丝,你只要说服别人就可以了,你不用掏钱,也不用去拿其他的资源,这个就可以了。

第二种实力,叫操纵。操纵,就是偶像崇拜也没有了,你现在还不能打他怎么办?拿金钱,拿资源,你威胁他,恐吓他,你靠黑社会的手段,有人就形容今天世界的国际社会就是某种程度上有点像黑社会,用黑社会的手段。当然,他提了还有一部分靠媒体、靠传播,靠这样一些手段,使对方屈从,这是一个。

还有一种就是两种都不能做到,就打吧,像美国打伊拉克,打阿富汗,后来打利比亚,就是这样。这是他对实力的一种解释。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我也觉得他很有道理,这个地方我也引用它,它是从资源占有的角度来解释实力。自然资源实际上是与我们国土面积相联系在一起,工业能力主要指的是我们的经济,国防是指军事,还有国民的凝聚力、政府质量、外交质量等等,这都是不能用统计学方式统计出来的,实际上在这个定义里面被体现的因素,已经涉及到后面我们要触及到实力的至少两大方面,一个是硬的方面,就是硬实力,一个是软的方面,就是不能用统计学统计的。

16世纪以来有那样一批国家,读这一段的历史,我们还有一个特别清晰的印象,虽然我们列举9个国家,但是每一个百年,一个世纪当中只有一个国家的地位最为突出,我们把它叫资本主义国家。这16世纪在国际社会里面,在国际的体系当中能起到支配作用的就是西班牙,西班牙在那个世纪,它的实力、它的权力,来源于什么地方呢?黄金。我们都知道欧洲人的复兴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逐渐地征服了美洲,美洲有大量的黄金,有大量的历史著作,我们今天翻译了很多,读了很多,讲的就是这个事。

百年以后荷兰取代了它,荷兰除了靠贸易,一个新鲜的市场出来了,资本市场出来了,更重要的是有海军,这个国家曾经叫海德马特夫(同音),又过了一百年,法国成了国际体系里面的支配国家,你看法国依靠的权力资源,和以前又不一样,除了它的人口,直到今天法国很有特色的乡村工业、它的公共管理、它的陆军拿破仑等等,在这之前,荷兰比它富裕多了,人均GDP相当于它的2.5倍,但是它的海军很厉害,陆军不行,拿破仑来了以后,三五下就把他打倒,继法国之后是英国,这个内容更丰富了,除了工业、财政、海军之外,它有了政治凝聚力,这个政治凝聚力我们说现在很多的制度从英国发展当中产生的,像英国最初的兴旺发达,也是靠海外贸易、海盗、贩卖奴隶等等,200年过去了,他才开始讲究道德因素的时候,他后来全仗着制度的因素,它叫制度认同,他认为我的制度最好,我的贸易到那,军队到那,舰船到那,当地就能够吸收我这个制度。

20世纪,美国这个国家成为主导性的大国,除了它的经济规模、科技领先、军事同盟、军事实力,它更多的是在什么地方?它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文化,而且它能够主导着国际规则体系,它有跨国的传播中心,它能够在全球各个角落有自己的代理人。我个人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中国的对外战略的时候,我脑子里面是有参照性的,这就是美国。所以,今天我专门把美国作为一个范例,作为一个小案例,这里有一个小图表,这个图表不是我的,是我2005年看到的兰德公司的一篇报告,兰德公司是一家咨询机构,是一家私人机构,但是它95%的订单来自于美国政府,那一年他把这个报告出来以后,他说梳理了一下,按照不同的历史年代,依据的资源是不同,它划了三个圈,核心的一个圈叫什么呢?地质圈,我理解的地质圈,石油、煤炭、钢铁、材料等等,我一看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GDP。第二个圈,民生。老百姓生活水平、医疗、住房、教育、创新等等这些,当然它还是没有发挥GDP的作用,为什么?他讲到的我理解是人均GDP,最关键的是到后来,思想。在思想圈里面,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他通过教育、媒体、互联网传播它的效应等等,它所有的这样一些理念、价值传播出去,让别人接受,他是希望通过说服的这种方式来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地位。在这几个圈当中,我一直有一个考虑,第一个圈,十年左右,我们就超出它。美国人现在特别着急的一件事,是一定要把这个时间点往后拖。虽然我们说一个领域的数字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国的地位,但是如果在经济领域里面,它被别人超过的话,从政治角度、从大国战略的角度,对美国人的战略和心理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得了的事情,尤其在思想圈里面,国内有基本的冲突,但是对于美国民众来说,他们判断政治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财富量的多少,一个能把经济作为世界第一的政府,这样的一个政府,必然有很多优越于美国的地方,所以美国从骨子里面是害怕这一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