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国家公园

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国家公园

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2005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三清山国家公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最美丽的花岗岩地貌

三清山地貌基本形态可分为山地和丘陵两种类型,其中的山地又可分为中山和低山两个亚类,丘陵又可分为高丘和低丘两个亚类。三清山区域地层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包括有中新元古界的张村群、河上镇群、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等。

三清山地区岩浆岩活动较频繁,岩浆岩分布较广泛,其岩浆岩主要为超酸性侵入岩,即燕山晚期形成的三清山花岗岩体(属怀玉山岩体的一部分),构成了三清山的主体。三清山花岗岩体位于三清山山体的中心部位,其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在山体内出露面积约98km2。

组成三清山主体的岩石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其中边缘相和过渡相的花岗岩是构成三清山峰峦的主要岩石。

三清山有着奇特的花岗岩峰林微地貌景观,主要有峰峦、峰墙、峰丛、 石林、峰柱、石锥、岩壁、峡谷和造型石景等9种类型,是研究花岗岩微地貌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区。在核心景区3780公顷的范围内,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处,景物、景观384余处,堪称天下花岗岩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馆。造型石景丰富奇绝,主要为构造侵蚀、冲蚀作用形成的造型石景,石蛋很少,其中“东方女神”、“巨蟒出山”两处标志性造型景观,为世界“绝景”。

三清山有着奇特的花岗岩峰林微地貌景观

三清山有着奇特的花岗岩峰林微地貌景观

历经兴衰的道教名山

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国家公园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23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526.6平方公里,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为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

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

责任编辑:蒙时辰,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