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低碳技术,打造低碳产业链
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对能源高科技的创新和拥有。相对于信息技术来说,低碳技术涉及的技术领域多,系统复杂,周期较长,投资较大,且具有应用前景不明、投资收益不确定的特点,因此需要多方合作,共担风险。根据京津冀三地的比较优势,低碳技术宜采取协同创新方式:研发在北京,中试基地在天津和河北。其中,中关村是我国最大的科技创新高端资源密集园区,已覆盖低碳经济主要领域。今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这是北京高科技生产要素第一次大规模向河北辐射外溢,也是河北对接京津的首个综合性高科技园区。我省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地也应积极谋划,加快打造协同创新示范区。
我省工业能源消费占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大头,其中,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煤炭和石油加工业六大高能耗行业占工业总能源消费的90.5%。因此,必须调整工业结构,打造低碳产业链。对存量项目而言,要加快淘汰能效低的产能和项目,遏制“三高”行业的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提高上、下游产业的能效。对于增量项目,要通过税收、财政等手段,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支持,使其从投资到建设一路绿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