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表明,低碳城市联盟正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平台,它在区域合作中比国家层面的合作更富有弹性,其行动也更具有针对性。北京、天津和我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低碳试点城市,可以在此基础上组建低碳城市联盟。联盟的宗旨和主要行动是,加强技术的合作引进与创新扩散,共同推动区域低碳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区域协同治理的国际影响力,推动联盟成为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绿色体制,实行绿色治理
低碳发展是一场触及生产、消费和文化的全方位革命,要求创新治理模式,在传统的国家治理、市场治理之外,探索合作治理、网络化治理等全新治理方式。对我省来说,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推动低碳发展必须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去年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改革委签订了《关于开展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研究的框架协议》,显示出各方在碳交易方面强化合作的需求。我省利用京津冀区域性碳市场加快自身低碳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强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核算和监测工作,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或温室气体统计、检测管理体系。同时,借力碳汇,发挥其减排固碳改善环境的作用。认真贯彻《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经过认证形成在京津碳交易所流通的“碳汇指标”,进而打通河北介入京津碳市场的通道,改善中小县市植树资金少、动力弱的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